青海西宁电网建设工作由地面运输转向空中运输
创始人
2024-11-29 18:53:32
0

  中新网西宁11月29日电 (沈仪 喇小青 李江宁)29日,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使用无人机将塔材运送至半山腰的35千伏前营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42号铁塔建设现场。这是该公司首次试点将载重无人机应用于电网建设物资运输领域,标志着西宁电网建设工作由地面运输转向空中运输。

  35千伏前营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是确保湟中区共和镇双电源供电、助力“煤改电工程”落实落地的一项重点民生项目,需建设77基杆塔,而这些杆塔预设位置大多位于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且海拔差异显著,给线路施工材料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图为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35千伏前营变电站增容扩建现场使用无人机运输塔材。刘玉斌 摄

  据悉,如果采用传统的人力畜力运输,不仅存在运距长、运量小、耗时长、作业环境差等问题,而且在遇到结冰等恶劣路况时,安全风险显著增加。应用载重无人机,不仅有效提升了电网建设物资运输效率,也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随着操作员推动无人机操作遥感,四旋翼无人机在轰鸣声中升空。工作人员迅速将完成打捆并放置于地面的50公斤塔材挂放于长绳吊索末端挂钩处,塔材便随着无人机飞往指定区域。

  “保持稳定,注意风向。”此项作业负责人林枭叮嘱无人机操作员。两分钟后,首批50公斤的塔材精准到达预定位置,目的地工作人员取下材料后,无人机快速返回山脚,圆满完成了首次运输任务。

图为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35千伏前营变电站增容扩建现场给无人机更换电池。沈仪 摄

  “这种四旋翼重载无人机,能有效满足短距离、高落差、多频次作业需求,每天可开展飞行200架次。”林枭介绍说,本次试点运输飞行高度150米,直线距离1800米,载重无人机总共吊运70余趟,耗时约5小时,完成了500公斤的塔材运输,运输过程快速、稳定、安全。(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
2024年中国航天大事记!这些... 当火箭的尾焰划破夜空星辰与大海的梦想再次照亮了我们的征途2024年 中国航天交出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