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贾云峰: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
创始人
2025-02-01 23:42:33
0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题: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

  作者 贾云峰 联合国旅游组织(UN Tourism)专家

  2025乙巳蛇年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习俗仪礼,更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结晶,也是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场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的文化群体记忆在传承过程中有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和演述方式。随着春节申遗成功,春节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应与时俱进,增强外部性、延续性和认同性。

  春节的文化群体记忆特性

  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记忆研究在德国蓬勃开展,并被视为新兴文化学的核心概念。文化群体记忆理论将记忆作为与文化范畴紧密相连的概念,以集体起源的文化现象为记忆对象,解释集体性质的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正当性,通过巩固以集体为核心的主体身份认同,实现文化再传播。

  文化群体记忆在传承过程中遵循特定形式,有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和演述方式,通常有三个要素,即外部性、延续性和认同性。

  外部性是指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节庆活动、习俗等方式将隐形文化进行显性表达。例如,春节作为一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贴对联、逛庙会、吃年夜饭、拜年、地方民俗活动等多种方式表现,并形成持续近一个月的活动历程,具备典型的外部性特征。

  延续性是指文化内容可以被延续传承,并不断更新迭代。中国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丰收祭祀活动,表现了农业社会的时间感受和周期意识。历经几千年发展,时代更迭赋予了春节更为多样的内容符号。今天,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发展,5G、物联网、云视频等技术创新了春节的表达方式,衍生出云拜年、电子红包等新的记忆内容。

  认同性是指人们对文化的地方认同。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被所在区域的人认同,更应具备国际性。目前,春节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已成为世界普遍接受、认同和欣赏的中华文化符号。就春节来说,据统计,全球约五分之一人口都在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与春节相关的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大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约20个国家将春节列入该国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春节传承发展面临新形势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对春节的保护传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春节应兼具传统与现代。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应是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蓄水池”。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AI、AR、虚拟数字人等先进技术风起云涌,备受社会关注和消费者喜爱,春节可更多利用当前热点内容和先进科技,创新表达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再演绎。

  春节应扩大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承延续。随着时代和社会变迁,人们度过春节的方式更为灵活多样。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春节似乎仅意味着一个较长的假期,他们并没有深入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此,应思考如何更好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让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节的国际传播方式有待创新。中国春节文化的海外传播力度年年提升,内容和形式上有突破和创新,但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程式化、传播内容单面化、艺术低质化等特征,缺乏层次和地域或国别特色。应思考如何实现春节文化的海外推广,提升当地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度。

  春节传承发展的策略建议

  围绕外部性,以科技活化非遗,借助数字化、新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增强春节的现代性。例如,利用高清扫描、三维建模等技术,将春节相关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乃至实物进行高精度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构建非遗数字资源库,让公众通过线上平台随时随地观赏和学习,使非遗跨越时空限制;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非遗技艺展示、讲述非遗故事、开展非遗知识问答,将非遗内容以更生动方式呈现给公众,以新颖活动增加互动性;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升春节非遗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如沉浸式演艺、线上拜年、电子红包、AI音乐作品等。

  围绕延续性,了解青年群体的认知偏好,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春节非遗故事。例如,可创意设计一些与春节相关的H5小游戏、电子音乐等,让年轻人参与其中,在游戏、音乐中了解春节故事,体验春节文化乐趣;发挥知名博主、网红、明星等名人效应推广春节文化,邀请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春节的故事和习俗,参与春节活动;用好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春节文化的创意内容、春节旅行直播视频等。

  围绕认同性,推动春节文化与入境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中国持续放宽入境免签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来中国旅游、感受春节氛围。在此背景下,应继续鼓励旅游服务机构,在入境游客旅游产品中主动加入春节的非遗元素,如吃团圆饭、逛庙会、写春联等;深挖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内容,推出春节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建设春节非遗展示展览,做好线路推广;加大国际宣传力度,统筹国际国内、线上线下等多种媒体渠道,鼓励入境旅游者回国后主动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推介春节,选聘春节国际形象宣传大使等。

  以春节为代表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文化瑰宝。截至目前,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未来,应进一步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潜力,做好非遗保护、活化、讲述、推广工作,增强文化的外部性、延续性和认同性,使其成为繁荣中华文化的精神财富。(完)

相关内容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贾云峰...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题: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  作者...
2025-02-01 23:42:33
文化中国行丨“有华人的地方...
  “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醒狮”,广东醒狮是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融武术...
2025-02-01 22:20:54
(新春走基层)蛇年“冲进”...
  中新网宁波2月1日电(董易鑫 卓璇 金贤芳)灵蛇献瑞迎新岁,慈...
2025-02-01 21:41:52
津门非遗“罾蹦鲤鱼”:鱼跃...
  中新社天津2月1日电 题:津门非遗“罾蹦鲤鱼”:鱼跃新春的百年...
2025-02-01 21:41:01
(文化中国行)首个“非遗版...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记者 应妮)甲辰年尾,“春节——中国人...
2025-02-01 21:40:32
(新春走基层)贵州玉屏:非...
图为舞龙队在表演舞龙。 胡攀学 摄 图为学生在风雨桥上表演“舞龙”...
2025-02-01 21:01:54

热门资讯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大同“佛小伴”出圈背后:“云州...   中新网大同11月28日电 (胡健 马静波 宋佳烨)进入旅游淡季,山西北部城市大同仍有不少游客...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原党委委员、...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贵州...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
曾出演朱丽叶的女演员奥丽维亚·...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2月27日,曾在电影...
2024年全国跳伞锦标赛在江西... 图为比赛开幕式上的涡喷航模表演吸引观众观看。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图为比赛开幕式上的跳伞表演。中新社...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第二十二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 12月21日晚,第二十二届中国职业模特大赛总决赛在北京举办。图为参赛选手进行泳装展示。中新社记者 赵...
重庆万州:古红桔丰收 果农笑开... 图为果农挑着古红桔下山。侯本艳 摄图为果农架梯采摘古红桔。侯本艳 摄图为果农将采摘的古红桔送到收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