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深圳”出台新规为千园正名
创始人
2025-02-17 15:11:18
0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秦绮蔚)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公园命名规则》,为全市公园命名确立“一园一名、名实相符、简洁明了、规范有序”规则。从“千园之城”到“山海连城·公园深圳”,每个公园的名字将力求更生动映照其特色魅力和文化内涵,便于市民游客记忆与探寻。

  据悉,该规则适用于全市公园的命名和更名,包括郊野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公园名称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构成,专名在前,通名在后。

  通名按以下方式确定:郊野公园采用“郊野公园”;综合公园采用“公园”;专类公园应当结合公园特色确定,包括“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人文遗址公园”“儿童公园/儿童乐园”“沙滩公园”“纪念公园”“游乐公园”“雕塑公园”等;社区公园优先采用“社区公园”,或可采用“园”“口袋公园”“街心公园”等。

  专名命名,应当反映所在地及自然地理实体特征,与公园所承担的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和应急避难等功能相适应;尊重市民情感,体现地理、历史人文特征和时代特征,对位于历史风貌区、特色文化街区、具有历史文化习俗片区等范围内的公园宜优先派生利用老地名。专名命名不得使用外国人名、地名,不得使用企业、单位、商业设施名称或国内外驰名商标名称,不得未经审批随意使用人名等。

  对于类似福田区笔架山公园和大鹏新区葵涌坝光大笔架山,荔香公园、荔枝公园、荔林公园和香荔花园等让市民游客迷糊的重名、近名,该规则也作出了要求。如同一公园存在多个名称的,应确定唯一的公园名称。公园名称同音或者近音的、与主地名不一致的派生公园名称、容易引起歧义的公园名称、同类型的公园专名重名等公园名称,可以更名。

  根据《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深圳将以生态空间格局为基础,强化“山、海、城”交织共融特色,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创新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到2035年将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实现居民5分钟可达绿色开敞空间。截至2024年12月底,深圳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从郊野公园到森林公园,从城市公园再到社区公园,绿色公共空间越来越多,千园之城已迈向全域公园城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