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各地出台多项惠企暖民举措,不仅为务工人员返岗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且对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形势、促进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作用。
返岗开工是新的一年经济活动重启的重要信号。其中,做好务工人员返岗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务工人员能否及时顺利返岗关系到个人生计,也影响着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特别是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务工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乎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春节过后往往是务工人员求职换岗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企业亟待全面恢复产能、落实生产目标,用人需求急剧增加。做好务工人员返岗服务,不仅是让人员有序回归的关键一步,更是缓解企业用工紧张、确保生产平稳过渡、激发企业动能的关键一环。此外,返岗服务与社会信心紧密相连。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暖心的服务举措、有效的补贴扶持,构建一个日渐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增强务工人员的职业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市场与公众的信心。
当前,各地在务工人员返岗服务方面亮点频出、成效显著。有的组织专车、专列或者包机,降低返岗成本,提高返岗效率;有的为返乡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其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其创造更大发展空间;有的开展返乡劳动力动态监测,掌握务工人员职业偏好和技能水平,实现企业用工需求和务工人员求职意愿的精准匹配。
这些有益探索体现出全社会对务工人员的尊重和关怀,切实解决了务工人员的难题,也为他们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就业环境,对进一步激发务工人员工作热情、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稳定就业形势具有积极意义。
从长远看,有岗位可选、有技能可依、有发展可期是返岗服务的最终指向。做好务工人员返岗服务大有可为,应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打破地域限制,持续扩大返岗服务的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和特殊群体务工人员的关注力度,努力让他们享受到更贴心的返岗服务。二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通过线上招聘平台、远程技能培训等“互联网+就业”模式,实现精准对接,避免部分务工人员因对返岗政策、招聘信息、就业服务等了解不足而导致就业选择受限。三是建立返岗服务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持续性,不断细化服务内容,让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大龄务工人员的转型再就业等服务常态化地为务工人员提供帮助。
期待返岗服务力度更大、频次更密、质量更高,助力更多务工人员走好就业增收之路,获得更强幸福感。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康琼艳)
上一篇:外媒:德国联邦议院选举投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