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法黔行|法治护航黔地绘就“云上”新章
创始人
2025-02-23 22:36:28
0

  央广网贵阳2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引领下,近年来,贵州省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以大数据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中国数字经济版图上书写着“山地逆袭”的新传奇。

  与此同时,黔贵大地始终坚持法治保障与数字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以立法筑基、技术赋能、多元共治为核心,将法治基因深植数字经济与民生脉络,让法治精神融入网络空间与市井烟火,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护航高水平安全,守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良法善治筑基

  立法引领与技术赋能双轮驱动

  法治在保障数字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

  近年来,贵州始终以立法引领发展,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应用促进条例》《贵州省数据流通交易促进条例》等5部地方性法规,构建大数据产业制度框架。贵阳市作为主阵地,推出《贵阳市大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3部法规,其“立法引领保障大数据产业发展”项目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

  在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贵州率先破局。2024年8月,全国首个省级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在贵州上线,将审查时限压缩至3天,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贵州经验”。五部门联合签署《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跨领域保护合力,激发数据创新活力。“法治为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提供了‘定心丸’。”贵州数据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此外,技术赋能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贵州省司法厅开发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平台,实现执法全程电子化记录、信息统一公示,试点地区案件处理效率提升40%;生态环境厅依托污染源自动监控平台,通过AI模型精准识别违法线索,推动环境执法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监管”。司法领域创新十分亮眼,贵州政法机关建成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刑事证据标准指引嵌入系统,确保“同案同判”;法院系统电子卷宗覆盖率100%,庭审语音识别、文书智能生成等技术普及,让“正义提速”。

  数字技术驱动普法创新

  让法律“破圈”入心

  去年盛夏的榕江“村超”赛场,侗族琵琶歌《反诈劝世歌》引发万人合唱。当地司法局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吴家兴,将38部法律改编成72首侗族大歌,通过“赛前普法微课堂+赛中法治啦啦队”模式,让20万游客在“最炫民族风”中完成法治教育。

  面对当今网民占比超七成的现实,贵州除了有民族文化与法治融合的创新实践,还以技术创新摆脱传统普法困境。

  2024年5月启动的“E法黔行·网络普法看贵州”短视频征集活动,吸引全国创作力量参与,479部作品以情景剧、动画、方言说唱等形式,让法律知识“破圈”传播。其中,微电影《毒祸》以鸦片战争为背景,通过方言说唱揭示毒品危害,播放量突破千万,成为“现象级”普法案例。

  此外,技术赋能的触角深入市井巷陌。在遵义仁怀市,酿酒师傅通过“法治驿站”APP学习安全生产法规,电子证书助力就业;贵阳观山湖区“法链空间”将28万个法治学习账号接入城市信用体系,市民凭“法治信用分”可兑换公共交通优惠、景区门票等42项权益,实现“守法即受益”。

  更具创意的是,贵州省委网信办推出的“小折耳根”表情包,以地方特色食材为原型,通过48组动态场景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下载量超300万次;虚拟主播“法小筑”运用AI技术24小时在线答疑,累计解答网民问题12.6万条,让法律咨询触手可及。

  多元共治护航

  法治与民生、产业深度融合

  在贵阳市云岩区友谊社区,网格员张婷婷通过“反诈信息雷达”分析居民消费数据,预判诈骗风险,辖区电诈发案率同比下降63%;在毕节市同心法治公园,46块电子屏循环播放法治微电影,市民刘女士感慨:“买菜遛弯也能学民法典。”数据显示,该市“法治光影工程”使群众法律知晓率提升41%。

  田间地头的“法治直播间”同样彰显基层智慧。安顺市平坝区司法局组织律师在田间开设直播间,通过“案例讲解+连线调解”模式解决土地纠纷46起,实现普法“零距离”。

  贵州还将法治建设与产业服务深度融合,为数字经济注入动能。全国首个大数据律师服务团、省律协大数据专委会推动法律服务数字化转型;《法律大模型开发与应用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发布,填补国内法律AI领域空白;“法管家大模型”通过“双备案”,为企业提供合规风控、数据资产入表等智能服务,助力产业行稳致远。

  在2024年数博会上,“贵州律师服务数字经济抢新机”座谈会汇聚行业智慧,探讨数据交易、人工智能伦理等前沿议题。省网络法治研究中心(智库)36名专家团队,为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推动“良法”与“善治”良性互动。

  从云上立法到田间普法,从数据确权到AI答疑,当侗族大歌的余韵遇见算法代码的节奏,一幅“数字赋能、法治护航”的现代治理图景不断绘就,为这片“云上”热土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屏障。

相关内容

E法黔行|法治护航黔地绘就...
  央广网贵阳2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引领...
2025-02-23 22:36:28
香江观澜:启德体育园为香港...
  中新社香港2月23日电 题:启德体育园为香港盛事经济蓄势赋能 ...
2025-02-23 20:35:25
2025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
  中新网天津2月23日电 (记者 孙玲玲)22日,2025中国数...
2025-02-23 13:54:27
电商赋能 江西南昌加快推动...
  中新网南昌2月22日电(卢梦梦 余孔辉)“我们的芦笋都是当天清...
2025-02-22 20:37:48
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 科...
  央视网消息:春回大地,农事渐起。中国各地进入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
2025-02-22 17:54:27
宁波银行独主的全国首单高校...
  近日,宁波银行作为独家主承销商,成功发行了全国首单高校科技成果...
2025-02-22 11:52:06

热门资讯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原党委委员、...   中新网12月1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天津市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贵州...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
大同“佛小伴”出圈背后:“云州...   中新网大同11月28日电 (胡健 马静波 宋佳烨)进入旅游淡季,山西北部城市大同仍有不少游客...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曾出演朱丽叶的女演员奥丽维亚·...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2月27日,曾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