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消费月 沉浸式打卡这些地标景点→
创始人
2024-11-27 18:36:05
0

  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在首都消费,少不了文化的“加持”。消费月期间,结合北京的历史文化特点,不少地标景点推出系列沉浸式活动。

  从北京中轴线开始逛京城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坐着老北京铛铛车游北京中轴线,是一种什么感受呢?旅游观光铛铛车将从前门出发沿着中轴线一路前行,带乘客近距离欣赏沿途15处文化遗产。

  一进入车厢,一盏盏大红灯笼尤为吸睛,车窗上方挂满了中轴线15个遗产点的老照片,配合着讲解员的介绍,游客的思绪被带入老北京的记忆当中。

  在铛铛车上,游客不仅可以听快板、看风景,还可以品美食。烤鸭、艾窝窝、驴打滚,再配上一瓶热乎乎的梨汤,大家边吃边聊边看,沉浸式体验了古都北京的深厚历史底蕴。

  除了坐着观光车欣赏文物古迹,游客还可以把文化带回家。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自中轴线申遗成功之后,从过去的小众博物馆变成了热门打卡地,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而馆内的文创产品更是被游客追捧。

  美国游客:我觉得这里的文创产品很有意思,设计的与这里的古文物很相似,古代历史和现代文明用这样一种方式相连接融合,很炫酷。

  作为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是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而它的配套文创——天宫藻井冰箱贴也成为馆内的文创断货王。

  消费者:提前两分钟就开始抢,一直在网上不停地刷才刷到,我也抢了好几天才抢到。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在今年的精品消费月期间,在线上平台开展网上文创精品销售活动,结合线下,单日销售量最高达到50多万元。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 薛俭: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我们文创空间从今年二月份开始以来,总的销售额达到了1200万。

  沿着中轴线一路往南,就到了前门东区。自2021年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这里的一批会馆旧址被活化利用,老会馆也焕发出新的魅力。

  总台央视记者 宋菀: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颜料会馆,一边是会馆改造的咖啡厅,另一边则是一个小剧场,这里每周都会上演戏曲、相声、舞台剧等特色演出,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观看。

  为了焕发会馆文化活力,北京提出“一馆一策”的活化利用方案,对未开发会馆旧址,进行整体制定修缮,并且结合每个会馆的特点,打造不同的文化业态。

  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李焱:未来我们努力把这37处会馆保护好、修缮好、利用好,不断创新文物活化新机制,打造消费体验新空间、新场景。

  乘奥运文化快车 打卡冰雪消费新时尚

  进入冬季以来,冰雪经济在北京持续升温。乘着冬奥会的东风,北京冰雪消费及冰雪产业都在蓬勃发展。眼下,市场的多元供给与市民的消费意愿,来了一场双向奔赴,让奥运文化继续点燃京城的冰雪热度。

  雪场还未完成全部造雪,却已引来不少雪友提前开板,这里正是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场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自对外开放以来,这里已经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而今年又有冬奥同款的新雪道即将开放,将为游客增添游玩新体验。

  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山地运行中心副经理 李新:我们将在12月份首次开放这条长度2163米、最大坡度达到64%的冬奥滑降雪道——瑞雪大道,这是一条非常有挑战的雪道。

  游客:从冬奥会了解到滑雪是一件特别酷特别帅的事情,这个高山滑雪场特别棒。

  人们对冰雪运动、冰雪旅游热情不断高涨,也带火了冰雪装备消费。记者在北京一家滑雪装备专卖店看到,在工作日的中午,就有很多滑雪爱好者前来购买滑雪服、雪具等装备。

  冬奥文化不仅带动了北京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让奥运周边产品销量火爆。近日,冰墩墩新年贺岁新品蛇墩墩在北京正式发售,在发售当天,众多冰墩墩粉丝排队抢购,首日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元。

  消费者:去年来晚了,就都卖光了。今天第一天发售,所以我就一整套都买了。

  如今,冰雪消费已经成为北京消费新的增长点。今年冬天,北京还将结合精品消费月,举办“快乐冰雪季”活动,发放千万元冰雪体验券,激发“双奥之城”的冰雪消费新潜力。

  北京:打造新消费里的“数字高地”

  除了做好文化+消费,北京还将科技元素应用到一个个消费新场景中。有了智慧赋能,北京的特色消费空间又有哪些新变化呢?

  如今,随着低空旅游的快速发展,登长城已经可以“飞着去”。作为全国首批、北京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北京延庆区的空中游览项目也越来越丰富。空中游长城、高空跳伞、低空研学等多项创新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感受飞行的速度与激情。

  北京市延庆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局长 王赢:我们将继续推出更多的特色低空旅游线路和消费场景,拓展无人机+景区、无人机+赛事等应用场景。

  除了低空飞行,北京还打造了许多体验式的消费新场景。在北京的这家商场内,消费者不仅可以购物,还能潜水。这里的水深有16米,采用3D打印技术建造沉浸式潜水环境。水下造景华丽,各种科技元素尤为吸睛。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来,北京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消费的创新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认定31家市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覆盖跨境电商、老字号、生活消费新零售等多个领域。

  北京市商务局消费促进一处处长 彭峰:我们将继续发挥北京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着力打造“科技+”特色消费矩阵,用科技手段赋能商业改造、品牌焕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刘颖 宋菀 王佳林 何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2024年中国航天大事记!这些... 当火箭的尾焰划破夜空星辰与大海的梦想再次照亮了我们的征途2024年 中国航天交出一张张硕果累累的成绩...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