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篝火并不浪漫 户外游该补补防火课
创始人
2024-12-06 10:04:03
0

  近日,本报跟踪报道了武夷山游客夜爬并在山上生火的事件,成为全国热议的新闻。警方确认,生火者为8位青年人,更有人在朋友圈中晒出了现场照片,配文“12月的第一把火与第一场日出”。将这种违法行为和“浪漫”混为一谈,是缺乏常识和法律意识的体现。

  关于山火带来的惨痛损失,较为年长者可能有更深的记忆,这一点也有着数据支撑。笔者查阅发现,如今我国的山火数量处于历史低位,据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发布的数据,20世纪80年代,我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1.4万余起,而在2021年我国的森林火灾是616起,降幅超过20倍。这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更为科学的管理、风险排查之功,也与几代人在安全意识上的努力密不可分。即便这样,近年来也不乏一些让人痛心疾首的山火事件,足以敲响警钟。降幅虽大,但森林防火仍是安全的重中之重。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放火是和决水、爆炸以及投毒等行为同等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即便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可能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可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属于重罪。如果没有主观故意,且生火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及时扑灭没有产生危害后果,可能不构成失火罪,但仍然可能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或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近年来,户外爬山运动成为风尚,徒步、登山群体迅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户外安全事故也屡见不鲜。看日出、看落日,甚至在山顶吃火锅、喝香槟,成了社交平台上极具流量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决不能以安全为代价。于都市人而言,可能篝火有着浪漫的一面,但同样具有不可控性。即便在郊外、农场都要小心为之,而在山区和自然保护区,则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如今,防火课已深入各个角落。而近一个月来发生的两起游客山中生火事件,可能反映出我们对于郊野和户外的火源使用及相关法律的普及不够。笔者认为,户外探险、旅游者,该多上上“防火课”。

  评论员 刘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