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冬眠”难题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高抗寒酿酒葡萄
创始人
2024-12-06 15:59:02
0

  中新网银川12月6日电 (记者 李佩珊)进入12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葡萄种植园都已进入冬眠。酿酒葡萄的藤蔓被厚厚的黄土覆盖,以抵御冬季的严寒。然而,在产区最北端的玖禧酩庄葡萄园内,却呈现出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葡萄藤傲立寒风中,在冰凌包裹下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和许多中国北方葡萄酒产区一样,贺兰山东麓冬季干旱、多风,地面最低温度在-20℃左右,为避免低温冻伤葡萄藤,冬季均需要进行剪枝和埋土。而如今,原本“冬眠”的葡萄藤,为何可以傲立寒风中?这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科技含量?

  据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梁玉文介绍,借助葡萄基因编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宁夏选育出北玺、北馨、北群、北双等多个适合本地特性的酿酒葡萄新品系,都展现出优异的抗寒性和酿造品质,已在多家酒庄示范种植。“高抗寒酿酒葡萄品种的培育和种植的成功,正在逐步解决包括宁夏、新疆、吉林、河北等许多中国北方葡萄酒产区生产多年面临的越冬埋土防寒问题。”他说。

  在以前,国产酿酒葡萄种植主要依赖进口的欧亚品种,但这类葡萄种植时温度不能低于-15℃。“中国北方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至-30℃之间,埋土防寒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梁玉文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一难题,宁夏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展开科研攻关,在宁夏产区建立酿酒葡萄抗寒免埋土品种示范区,引进多个高抗寒品种,并进行了改良和极端低温测试。

  经过12年努力,科研团队最终成功选育出了北红、北玫、北玺、北馨、北冰红等5个具有高抗寒、抗病特点的葡萄品种,这些品种在冬季无须下架、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过冬。

  “我们培育的新品种不仅为酒庄节省了大量成本,也让宁夏葡萄酒具备了独特的‘风味’。”梁玉文介绍,其中一款半甜型红葡萄酒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创新的包装“颜值”,已得到大批消费者的青睐。在鸽子山子产区的西鸽酒庄试验田里,北玫和北红两个高抗寒旱免埋酿造葡萄品种已种植超过5年,其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口感饱满多汁,色彩和香气都与传统品种大有不同,也受到了市场好评。

  如今,在新品种的助力下,中国酿酒葡萄的抗病抗菌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也提升了葡萄的整体酸度和风味。一杯杯具有“中国风土”的葡萄酒,正在走向更多海内外消费者的餐桌。(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