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建言中国心学国际传播:要做到跨文化共情
创始人
2024-12-11 21:26:35
0

  中新社贵阳12月11日电 (周燕玲)“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是一个双向交流和双向奔赴的过程,一定要做到跨文化共情,要让别人听得进去、能听得懂,还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副校长郑承军1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儒学大家谈——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11日在贵阳举行,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国心学的国际传播效能。

  中国心学肇始于先秦,大成于王阳明“龙场悟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秘书长蓝素红说,王阳明作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思想上承孔孟,远播四海,以“知行合一”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以“致良知”教导人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以“万物一体”思想揭示宇宙间事物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为现代社会不同国家平等交往与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启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大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中江看来,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让传播空间扩大,中国心学在国际传播方面,要将高深且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转化成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让大众去学习了解和掌握运用,并把学术的研究和学术的传播结合到一起。

  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周亭认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高中国心学国际传播的“能见度”和存在感,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运用到儒学内容生产环节中,不仅能提高产出效率和翻译效率,还能让内容产出多样化,从文本拓展至图片、视频、音频等,实现传播触达精准化。(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