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护,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创始人
2024-12-13 13:01:31
0

  中新网12月13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生态环境关乎人类文明永续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12月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的2024海洋保护大会上,这一话题引起嘉宾们的关注。

  2024海洋保护大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新财经记者 吴家驹 摄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翟青表示,要大力推进“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建设,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推动河湖海湾生态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转变,从单要素质量改善向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转变,从主要关注指标变化向更加注重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转变。

  翟青同时表示,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陆海统筹、区域联动、部门协同,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刘青松表示,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沿海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在陆海统筹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此,刘青松认为,要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经验交流互动机制,推进建设成果的应用。同时,要夯实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构建形成全社会的立体模式。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海洋生态环境管理中心主任姚瑞华则表示,应从“三水”统筹、陆海统筹加强流域海域系统治理。一是入海水质改善,基于海洋生态需求治理目标,加强入海无机氮治理,二是保障入海水量。

  姚瑞华还表示,要河海联动开展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协同建设,编制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协同建设方案,编制协同建设方案、强化陆源排放管控、实施综合治理工程。此外,要加强科技支撑,提高认识海洋、保护海洋能力。

  在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刘友宾看来,生态环境传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做好新闻舆论传播,开展新媒体传播、活动传播和行为传播。

  刘友宾认为,中国的环境传播,应从应急宣传向常态传播转变。一是要从过去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以后的被动应对,向正面引导舆论、做好典型宣传转变。二是要从在应急状态下注重新闻发布,向同时注重新闻发布和文化传播转变。三是要大力建设中国生态环境传播学。

  本次大会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人海和谐共生”为主题,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集美大学主办。(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西宁迎来2025年首场降雪 1月4日,西宁市民众在雪中跑步。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1月4日,环卫工人清扫路面积雪。中新社记者 马...
2024年我国全年地震灾害损失...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2024年度地震活动盘点”。2024年,我国全年地...
甘肃兰州:《风起大汉》沉浸式演... 1月2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州中心《风起大汉》沉浸式演艺街区内,演职人员进行表演。中新社记者 李...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会客厅”吸引...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村的“大吴会客厅”吸引村民游客休闲游玩。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广东侨乡潮州,大吴...
200余件伊朗精美文物在新疆展... 12月11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正在新疆博物馆展出的“古波斯的荣耀——伊朗文物精华展”吸引众多市民和游...
湖北襄阳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   中新网襄阳1月10日电 (张倩龙)连日来召开的襄阳市两会上,实施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工程、高水平推动...
重庆忠县:红杉碧水交相辉映 景... 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水交相辉映,景美如画。赵军 摄图为红杉林与碧...
跨年夜:长沙造雪狂欢迎接202... 12月31日晚,长沙文和友举办了一场怀旧跨年活动,现场通过20世纪80年代的歌舞表演伴随着人工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