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 我们见证
创始人
2024-12-16 13:20:18
0

  编者按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25年以来,是澳门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澳门在背靠祖国的优势下展翅高飞,“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澳门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澳门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澳门回归25周年·25人25瞬间”特别报道,分别从“回归时刻”“澳门巨变”“粤澳融合”“高端访谈”主题出发,听一听25位亲历者讲述澳门回归25年来他们的难忘瞬间。这些普普通通的瞬间故事,构成了澳门25年来一幅幅生动辉煌的现实画卷。

  回归时刻

  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回归交接仪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缓缓升起、高高飘扬……

  25年后,广州日报记者回访澳门回归时刻的亲历者、见证者。一份份独家记忆,烙印在他们的脑海。今天,广州日报推出系列报道第1期“回归时刻”,听一听当年澳门回归盛况亲历者的难忘时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赵越、邹峻、曾毅、马俊贤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知锋、廖雪明

  统筹/薛琰、党建军、毛玉西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当年3位澳门回归盛况的亲历者,他们或在政权交接仪式现场;或在央视直播间作为嘉宾见证政权交接仪式;或跟随解放军进驻澳门……

  澳门工联总会理事梁冠峰:

  我在政权交接仪式现场见证回归

  “1999年12月19日23时59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澎湃。我知道,多年的愿望即将实现。”时隔25年,站在金莲花广场说起当年情形,梁冠峰仍记忆犹新。当时,他作为澳门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参与推选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当晚,在交接仪式现场,他亲眼见证了澳门回归。

  19日当晚,梁冠峰在葡萄牙政府于澳门举办的晚宴上,看见葡方人士虽然衣着华丽但只是维持普通的社交礼仪,似乎在对稍后举行的重要仪式做好思想准备。

  举行政权交接仪式的会场,位于澳门新口岸的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深夜仍灯火通明。当梁冠峰进入会场后,他再也忍不住激动的心情,“感觉好像自己在重要比赛中获胜,我不断跟身旁的人很有力地握手,说着‘(澳门)终于要回归祖国,太好了!’”23时58分,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厅旗缓缓降下,全场气氛安静而肃穆,等待着被点燃的那一刻。20日0时,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梁冠峰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升起,“那时心情真的无法形容,心头大石终于放下了。那是舒畅的快乐,我永远记得!”

  为什么说是放下了心头大石?面对记者提问,梁冠峰坦言回归前澳门出现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对澳门顺利回归产生了不利影响。作为地方工会负责人和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成员之一,他进行过无数次沟通,“我们一方面坚持澳门人爱国爱澳传统,用互助互爱的精神协助基层工人解决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基本法,让市民知道澳门回归后权利和生活方式不变,反而会得到更好保障。在‘一国两制’下,我们可以当家作主管理好澳门。”梁冠峰告诉记者,当时他和同事每天下班后、茶余饭后就到处做宣传工作,“可以说是见一个人就宣传一次。虽然辛苦,但能为澳门顺利回归做一点小小的工作,非常自豪。”

  梁冠峰记得,走出会场已是凌晨,当时天色非常好,月亮十分明亮,大街上已经提前布置了一些庆祝回归的横幅,澳门新的篇章从此书写。

  澳门科学馆董事长、中国文联全委穆欣欣:

  我在北京演播室见证历史时刻

  “1999年12月19日—20日,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嘉宾,我在北京的演播室做澳门回归祖国特别报道节目,在演播室见证了澳门回归的历史时刻。”提及25年前的那2天,澳门科学馆董事长、中国文联全委穆欣欣感慨万千。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时,穆欣欣曾写过记述文章:“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的北京,我关于这一年的记忆,大部分是在中央电视台大楼里的演练。至今我仍心存感念的是,央视大楼里的人知道我从澳门来,都对我友好至极。那几天,在并不光亮的楼道里,不时飘来走过路过的人哼唱《七子之歌》的歌声。在这幢大楼里,我不认识一个人,却没有孤单的感觉。二十年过后的今天,我和这里的很多人成了朋友,乃至还有我此生最亲近的人。”

  此后许多年,穆欣欣一直结合自身在澳门以及内地生活工作的经历,持续讲述澳门回归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进程。她先后于澳门回归5周年、澳门回归10周年之际,接连走进中央电视台新闻演播室,作为嘉宾解说澳门回归周年庆典,并于2019年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作为连线嘉宾参与央视《新闻1+1》节目。

  作为与澳门同成长的一代人,25年前的宝贵而特别的经历,让穆欣欣既能从本地居民的视角看澳门发展,也能从他者的视角理解澳门背靠祖国持续发展、文化繁荣的盛况,温情中更添一份理性。她认为,澳门历史是中华文化和多元文化从彼此看见、互相尊重到融合的过程。“中华文化的鲜明特点是包容性,能与其他文明尊重互鉴、融合发展,这也是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原因。”

  如今,在澳门深耕文化领域数十年的她,正致力于思索如何在澳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项目。“我觉得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传统行业的升级,也是各种边界的打破与融合。探索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机制,把澳门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产业发展的优势,正是破题之路。”

  《澳门日报》副总编辑林保华:

  我跟着解放军“进驻”澳门

  如今,《澳门日报》副总编辑林保华依然难忘25年前随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在车上看到澳门市民踊跃欢迎的场景。

  澳门回归前夕,当时还是一名年轻记者的林保华,被安排报道解放军进驻澳门。12月19日晚上9时,他和同事过关赴珠海,与即将进驻澳门的解放军战士一同收看政权交接仪式的电视直播。20日零时,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战士们很激动,一直在欢呼喝彩。”林保华回忆,当时他和同事看到有的战士已经热泪盈眶,他们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珍贵画面,成为他难忘的回忆。

  12月20日中午12时,伴随着海关钟声的最后一秒鸣响,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从拱北跨越关闸分界线,当时林保华就在其中一辆军车上。当天天气晴好,车辆慢慢开进,沿途挤满欢呼雀跃的澳门民众,不断有人把鲜花扔到车上。“人群热情高涨,拿着鲜花和横幅,横幅上写着‘人民子弟兵,欢迎你’。我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发自真心的。”林保华说。当天,《澳门日报》在解放军进驻澳门大概半小时后迅速刊发《欢迎解放军驻澳》号外,派发到街上便被街坊争抢阅读。号外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响彻云霄的鞭炮声在澳门上空回响,欢迎的人群挥舞国旗、区旗和花朵,如海如潮,欢迎盼望已久的解放军队伍。驻澳门部队官兵不断向欢迎群众挥手致意,所到之处,欢呼声、赞叹声响成一片。”

  25年来,驻澳门部队维护着澳门的繁荣稳定,护卫金莲花的美丽绽放,被澳门市民亲切地称为“莲花卫士”。自1999年进驻澳门以来,驻澳门部队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无偿献血、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累计约2400人次,为澳门同胞献血90万余毫升,培训国旗手1.3万余人次,接待参观军事博览馆15.7万余人次。

  2017年8月23日,澳门遭遇53年来最强台风“天鸽”,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紧急时刻,驻澳部队派出近千名官兵协助救灾。“天鸽”救灾行动是解放军首次在港澳地区展开的灾后救助行动。救灾结束后,当时总人口60多万的澳门,有15万人联合签名,感谢驻军。

  林保华亲眼见证了驻澳部队为澳门繁荣昌盛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感慨道:“驻澳部队是人民的军队,是澳门人民最亲切的子弟兵,是澳门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大保障。”

  广州日报文体部副主任周娴:

  我参与制作澳门回归60版特刊

  走进广州日报的档案室,翻开厚重的旧报纸集,有点发黄的纸张记录了澳门回归的历史性瞬间。1999年澳门回归当天,《广州日报》推出60版澳门回归特刊,以丰富的信息量和精美的版面赢得读者的热烈反响。为做好澳门回归报道和制作特刊,广州日报提前派出多批特别采访小组奔赴澳门,当时才入行1年的年轻记者周娴博士就在其中。

  1999年12月8日,周娴和其他4名记者作为第二批抵达澳门的采访小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60版特刊里,除了澳门回归的常规报道,还有众多澳门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周娴回忆,她的任务就是搜集资料,因为在当时找寻澳门的资料并不像今天上网简单搜索即可,“还要在图书馆、资料室翻找各种书刊,再进行编写。”

  辛苦付出的成果丰硕。特刊一经推出,便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成为市民全面了解澳门的一个重要窗口。此次经历,给如今已是广州日报文体部副主任的周娴留下深刻印象,“广州日报在重大事件上从不缺席,提前周密策划、前后方联动合作,我想这也是广州日报多年成功之所在,这对我往后的工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澳门著名餐饮人杨启宏:

  我在“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开餐馆

  澳门的城市特色,除了历史街区,还有遍布全城的美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凌晨宣布,澳门正式成为“创意城市美食之都”,成为继成都、顺德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城市。

  杨启宏得知此消息时,心情非常激动。“刷手机看到这个新闻是11月1日中午12时,我还在和朋友吃饭,内心的自豪感已经压抑不住。我当即就发了朋友圈,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出去。”曾在佛山等地打拼的著名餐饮人杨启宏,多年后回到澳门开了2家餐馆,主打多地融合的创意菜式。他认为,得益于澳门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澳门美食兼容并蓄而且充满惊喜感,“这里有蛋挞、猪扒包这样的本地特色小吃,也有‘米其林’餐厅高端的异国菜肴。而且就算是街边小店,也能做出让你垂涎的美味。”

  成为“美食之都”后的澳门,通过举办“澳门国际美食论坛”、推出澳门土生菜数据库等持续推进澳门美食的发展。今年6月澳门举办的“澳门国际美食之都嘉年华”活动就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通过“美食+旅游”,持续擦亮澳门国际大都市的“金字招牌”。

  三位澳门年轻人:

  我们骑摩托车在澳门大桥吹海风

  2024年10月1日下午2时,全长约3.1公里的澳门大桥正式通车。这是澳门首条双向八车道跨海大桥,也是连接澳门半岛至氹仔的第四条跨海大桥,是澳门标志性的民生工程。当天,澳门两位年轻人王颖诗、黄嘉琪就骑着摩托车打卡了刚刚开通的澳门大桥。

  当天下午3时20分,王颖诗、黄嘉琪和朋友胡嘉俊三人选择了当时最彰显青春与自由的方式——骑摩托车打卡澳门大桥。“风景非常漂亮的澳门大桥有两条车道是摩托车专用道。在桥上骑摩托车,海风不断吹过,很舒服,作为澳门人觉得非常自豪。”这一刻,大桥与澳门年轻人共同展现了澳门的无限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车辆可经澳门大桥的多个出入口往返新城A区、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及氹仔北安一带。澳门大桥不仅让澳门交通更加便利,更助力澳门与内地加强互通合作、共同迈向繁荣。黄嘉琪期待,以后可以通过澳门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到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游玩,感受不同城市的风光和魅力。

  走在澳门老城区宁静的一街一巷,三位澳门年轻人感受着中西文化、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澳门。而在澳门大桥,他们看到了背靠祖国,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的澳门,“我们希望,未来的澳门在祖国的带领下发展越来越好。”

相关内容

(澳门回归25周年)何猷君...
  中新社澳门12月16日电 题:何猷君:25年是里程碑,也是新起...
2024-12-16 19:22:54
致敬!守护濠江和平安宁的“...
  25年前,作为国家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
2024-12-16 19:22:38
外眼看澳门丨中葡论坛常设秘...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2003年10月...
2024-12-16 18:40:05
(澳门回归25周年)澳门向...
  中新社澳门12月16日电 题:澳门向世界递出“金名片”  中新...
2024-12-16 16:02:24
澳门回归 我们见证
  编者按  今年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2...
2024-12-16 13:20:18
澳门举办文艺汇演庆贺回归祖...
  15日下午,澳门历史悠久的爱国爱澳社团——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举行...
2024-12-16 13:19:27

热门资讯

大同“佛小伴”出圈背后:“云州...   中新网大同11月28日电 (胡健 马静波 宋佳烨)进入旅游淡季,山西北部城市大同仍有不少游客...
赣粤山水画名家邀请巡回展在广州...   中新网广州11月28日电 (记者 程景伟)“画笔壮山河—赣粤山水画名家邀请巡回展”广州展27日在...
打造“微型博物馆”举办社区“邻...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首都统一战线积极发挥强大法宝作用,助力北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打造消费新...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东北地区正式开启冰雪季。为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激活冰雪消费市场,哈...
2小时内到武汉 荆门将迎来“高...   中新网武汉11月27日电 (王梦媛)荆门至荆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荆荆高铁”)试运行列车27日1...
中行报告:明年人民币汇率仍有升...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尹倩芸)中国银行研究院28日在北京发布的《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咖啡里的“侨”味道:承载侨乡记...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金旭 徐文欣)近年来,咖啡文创、咖啡美术馆、咖啡博物馆等在侨乡...
边城呼玛:科技赋能 -36....   中新网大兴安岭12月4日电(王婷 张鹏宇 记者姜辉)3日,大兴安岭呼玛县最低温降至-36.4℃,...
滴滴助阵《平安行·2024》晚...   12月2日,由公安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特别节目,《平安行·20...
抢抓新机遇 江西瑞昌加快推进现...   中新网南昌12月11日电(卢梦梦)近日,江西省家具协会第六届第四次会员大会暨瑞昌智能家居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