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以现实主义书写生命体验
创始人
2024-12-21 20:44:06
0

  中新网北京12月21日电(应妮 李百加)浙江人民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联合推出余风诗集《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新书分享会于20日在京举行。

  余风是浙江省第七批援藏干部之一,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西藏那曲工作,这段经历激活了他的诗心。援藏结束之后,他继续写了大量与西藏有关的诗歌作品。《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分为四部分:“河山”篇赞颂西藏的自然风貌,“风土”篇展示西藏的文化习俗等,“援藏”篇呈现援藏干部助力西藏发展的历程,“家园”篇展现援藏干部的工作生活及人生感悟。

余风诗集《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新书分享会现场。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一大批援藏干部以扎实的工作积极助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西藏也重塑了一批批援藏者,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深刻的锻造。余风的这些诗作,就是鲜活的证明。“在抒写时,余风不是以旁观者的视角,而是真正融入其中,他写出了真实的西藏,写出了援藏人的普遍情感经历,期待更多读者能够从中汲取力量,了解西藏、了解援藏事业和援藏干部。”

  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表示,余风作品中的诗意,源于诗人真切的生命体验,诗中体现出诗人对雪域高原的礼敬。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研究所研究员树才用“纯净”二字形容这部诗集的品质。在雪域高原上,诗人回归一份单纯之心,感受到雪域高原的圣洁,用干净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写出了一首首富有感染力的诗作。

  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认为,余风的诗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援藏经历转化为文学真实的追求,其把日常生活入诗的意识和能力值得肯定。同时,他也对余风诗歌创作提出了用具像写抽象等建议。

《从0到5000米——一位援藏人的雪域诗路》书影。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余风说:“时隔多年在西藏重拾诗歌的原因,除了西藏本身高天厚土、壮丽风光、独特风情、古老文明给感官带来的震撼和灵感,以及援藏工作的独特体验,多种要素叠加产生的激情之外,最根本的就是诗歌写作具有短、平、快的特征,高度吻合高原缺氧环境的需要。”他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让更多人感受真实的西藏,了解援藏工作的意义与艰辛。他在创作中着重体现“诗言志”和“诗言事”,尽量使诗歌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品质。

  分享会由中国诗歌学会、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浙江人民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主办,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山主持。(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