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11月29日电 题:江西文化观察:这届年轻人为什么被这些老手艺“圈粉”?
中新网记者李韵涵
随着视频创作者李子柒的回归,这届年轻人对老手艺的关注又上了一个新高度。从景德镇感受陶瓷之美,到在中国最古老的纺织品上绣上新花样,在江西,越来越多年轻人“打卡”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江西非遗丰富多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0项。这些在历史中沉淀的老手艺为何频频“圈粉”年轻人?非遗与青年之间又如何“双向奔赴”?
青春力量助非遗“焕新”
“夏布是中国最古老的布料之一,夏布绣也凝结了许多先人的智慧与传统,我们有责任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作为一名青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表示,非遗技艺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能明显感受到夏布绣博物馆里来参观的年轻人多了许多,他们感受非遗技艺的方式也很多样,有的拍摄打卡视频,有的上手体验,这种在年轻群体之间的传播也是一种传承。”在吴婉菁看来,非遗的独特魅力正不断吸引着年轻一代,而年轻人的关注也让非遗更“青春”,这是一种“双向奔赴”。
6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婉菁正在给几位学生展示夏布绣。(受访者供图)“我们团队里有很年轻的设计师,她们设计的花样也让我眼前一亮,很高兴能看到古老技艺有了新生力量。”吴婉菁称,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夏布绣,团队与院校合作,在高校开设大师工作室,培养传承人,还会走进各大中小学,让更年轻的群体了解非遗。
事实上,已有越来越多非遗技艺正圈粉中国“Z世代”。《2024抖音非遗数据报告》显示,在抖音,越来越多人传承和传播非遗,“95后”“00后”成为生力军,截至目前,抖音上共有1428名非遗传承人,其中30岁以下的有199人,同比增长72%。
非遗产品受年轻人热捧
除了体验非遗,这届年轻人也爱上了购买非遗产品。在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内,每周末都有创意集市,排成长龙的摊位一眼看不到尽头,各式瓷杯、瓷饰、瓷摆件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在年轻用户聚集的社交平台“小红书”上,“没有人能空手离开景德镇”笔记已超167万篇、“景德镇进货式旅游攻略”超294万篇,在大家晒出的图片中,陶瓷手串、项链、摆件等“战利品”装满行李箱。
图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内的创意集市。李韵涵 摄“自从李子柒发布关于绒花的视频后,我的小店就涌入了很多咨询的客户,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一个月后。”开设一家非遗绒花网店的唐子月也感受到了年轻人对非遗产品的热爱,她表示,看到有更多人关注这些老手艺,自己也更愿意“加班加点”赶制产品,让顾客早日感受绒花之美。
今年6月发布的《2024抖音非遗数据报告》也显示,过去一年非遗团购商品订单量同比增长356%,购买非遗团购商品的用户数同比增长328%,“90后”下单量最多,“00后”下单量增速最快。
“非遗+”成为文旅新赛道
景德镇因为陶瓷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婺源篁岭“仙鹤灯”备受热捧、铅山葛仙村的打铁花表演让游客流连忘返......在江西,多个景区紧紧抓住非遗这项流量密码。
11月初,一位在赣留学生正在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内观看青花绘画。李韵涵 摄“听说这里晚上有火壶的节目,并且这里的景色配上这些传统技艺,很有氛围感。”来自湖南的游客刘佳鑫在江西上饶铅山葛仙村不仅如愿看到了火壶表演,还沉浸式观赏了打铁花与火裙舞。
据了解,江西多个景区开辟了“文旅+非遗”的新赛道。在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内,设有非遗匠心馆,多元化展示体验南昌瓷板画、进贤毛笔制作技艺、豫章绣等非遗项目;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凝聚了临川篾编、金银錾刻、金溪藕丝糖等上百家非遗业态,仍传承着指尖上的记忆;吉安吉州窑遗址公园包括龙窑遗址、本觉寺塔、清都观、讲经台等重要历史文化景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在此依旧窑火不断。
在南昌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戴庆锋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借助景区去扩大其影响力,“景区+非遗”又能把文化旅游与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但各景区也需关注到,要尽量避免同质化的问题,同时希望年轻人在关注非遗的同时,能看到非遗里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让非遗技艺以多种形式薪火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