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言“出走与停留” 《扬兮镇诗篇》新书分享会举办
创始人
2024-11-29 21:40:38
0

  中新网北京11月29日电 (记者 高凯)《扬兮镇诗篇》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新东方·阅读空间举行。本场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邀请《扬兮镇诗篇》作者许言午,青年评论家刘诗宇,以及B站up主白思路,围绕长篇小说《扬兮镇诗篇》中“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共同探讨了作品对故乡与成长的独特诠释。

  谈到此书落笔的契机,许言午坦言,自己在2017年父亲过世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故乡的浙西小镇到北京多年的漂泊经历,那是一个促使他思考“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试图逃离的是什么?”的时刻,这些问题构成了小说创作的核心动机。

《扬兮镇诗篇》。主办方供图

  《扬兮镇诗篇》作为一部以小镇青年爱情为主线的作品,也在爱情故事的表层之下探讨着“出走与停留”的主题,尤其是丁晓颜与张咏两位主人公的不同命运,也折射出灵性与现实的交织和对立,许言午谈到,“张咏尽管肉身远离小镇,但他的精神却始终未能离开,而丁晓颜则以其独立、隐秘和灵性的存在拥有了真正的远方”。

  论及丁晓颜的人物塑造,许言午表示,这是一个“聊斋式”的人物,带有一股“荒野气息”,对世俗生活有相当程度的超越性。这种荒野感在小说中,表现为丁晓颜夜晚独自织毛衣、听歌或坐在巷子里的场景。而这一形象正是许言午内心深处“隐秘的小角落”的外化,与之相对的是张咏,他则代表了作者内心更大比例的现实部分,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张力,这种张力贯穿于整部小说,并最终以丁晓颜的离开收束。

  刘诗宇认为《扬兮镇诗篇》对小镇青年的书写非常特别。在中国文学传统中,多有以乡村或都市为背景的文本,而小镇作为一个被夹在二者之间的空间,曾经相较之下少有作品涉及,直到“70后”作家集体登上舞台,小镇、县城才以相对“灰色”的状态登上文学舞台。而许言午不仅描绘了现实层面的中国小镇,也构建了一个浪漫的、理想化的扬兮镇,这种双重属性赋予了小说现实与诗意并存的独特质感,使其既是一部刻画小镇现实的作品,也成为文学中寄托浪漫理想的重要文本。

  白思路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享了阅读感受,她表示,“丁晓颜的形象让人感到深深的不舍与委屈,她的孤独和韧性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但她在书中却未被周围人真正理解”,这一独特情感正是丁晓颜“灵性之光”的体现,也让这部作品更具感染力。

  刘诗宇提到,“丁晓颜对外界的评价采取了一种不敏感的态度,这种不敏感并非因为她迟钝,而是一种拒绝被外界牵制情绪的智慧,她心中有自己相信的东西,而这些世俗定义的困境对她来说往往不生效”。这种能力使她在看似失败的一生中,实际掌控着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精神世界。他还引用网络流行语“你以为我在第三层,其实我在大气层”来形容丁晓颜的特殊智慧,并总结道:“这本书通过丁晓颜这一角色,让我们重新思考今天关于智慧与幸福的定义。”(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广西梧州民众起早观日出 迎新年... 1月1日,广西梧州市白云山公园,市民、游客观看日出,共迎新年第一缕阳光。何华文 摄1月1日,广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