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弦歌不辍|从“沂蒙红嫂”读懂家国情
创始人
2024-12-01 09:53:22
0

  八百里沂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

  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长大成人;张淑贞用乳汁喂养革命后代,而让自家孩子喝米糊……在这里,“沂蒙母亲”“沂蒙红嫂”“沂蒙六姐妹”的精神代代传承。

  如何把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2004年从教师岗位离岗后,新时代的“沂蒙红嫂”于爱梅就一直努力做好这件事。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活动现场,于爱梅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人民视频供图。

“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活动现场,于爱梅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人民视频供图。

  那时,宣讲的对象都是学生。为更加深入了解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了解“沂蒙红嫂”这一群体,了解奶奶王换于、母亲张淑贞那些“看似微小却很伟大”的事迹,于爱梅白天到档案馆查阅党史资料,走访老红嫂、老红军,晚上整理稿子。

  那时候的她不会用电脑打字,就用两根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别人几分钟完成的稿子,她每天都需要准备几个小时。第一批沂蒙红嫂的事迹整理完成后,于爱梅骑车到处义务宣讲,把故事讲给学生听、讲给部队官兵听、讲给机关干部听。

  2011年,于爱梅主动到党性教育基地担任义务宣讲员。为达到最佳宣讲效果,她每天反复听自己宣讲的录音,斟酌每句话怎样说,每天都要练习20多遍。

  喉咙哑了,小腿站肿了,但努力终有回报,于爱梅的宣讲报告《沂蒙母亲和她的儿女们》成为基地教学的亮点,每一次宣讲更是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

  近年来,为让沂蒙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每年组织宣讲员外出宣讲1200余场次。10多年来,于爱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

  每年开学季,于爱梅都会到沂南县换于红军小学开展“开学思政第一课”,“弘扬沂蒙精神 砥砺强国之志”是永远的主题,鼓励孩子们吹响新号角、开启新征程。

  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英雄儿女的故事历久弥新,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共鸣。

  “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更感到责任重大。我今年虽已72岁,但志向永不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于爱梅说。

  人民网记者 李楠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广西梧州民众起早观日出 迎新年... 1月1日,广西梧州市白云山公园,市民、游客观看日出,共迎新年第一缕阳光。何华文 摄1月1日,广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