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盟盟员从敦煌大展看中华文脉之赓续
创始人
2024-12-03 21:40:24
0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范宇斌 殷志敏 郭琪)3日,民盟上海市委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中华艺术宫举行“何以传承——从敦煌大展看中华文脉之赓续”学习交流会,围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主题,聚焦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中展现的中华文脉,开展参观学习和交流研讨。

  这是民盟上海市委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践行“两个融入”工作要求的一次有益实践。

活动现场。 王斯博 摄

  民盟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上海市委会主委陈群表示,文化是民盟的主界别之一,民盟先贤梁漱溟、季羡林、冯友兰、金岳霖、吴冠中等一大批前辈大师都在赓续历史文脉、传播中华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更加主动地投身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旗表示,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旅游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文旅相融不仅是城市的“软实力”,也可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是今年上海旅游节打造的文化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城市旅游节庆活动焕发魅力的生动样本。

  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茅善玉“用上海声音讲述敦煌故事”,分享了创作《敦煌女儿》的心路历程。茅善玉带领团队9次赴敦煌采风,用10年时间打磨了原创沪剧《敦煌女儿》,用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对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的“敦煌精神”的敬意。

  徐汇艺术馆副馆长唐丽青从曾经策划的“乐者敦和·大音煌盛”敦煌壁画乐舞专题展谈起,分享了策展过程中的故事。结合多媒体的呈现,用当下的语言表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将观众与千年的历史连接起来。她说,展出的是“看得见”的内容,而背后“看不见”的部分可能才是“何以传承”的关键所在。

  会上还特邀敦煌研究院讲解员史玉燕介绍敦煌历史与展览情况。她将敦煌的文化交融、莫高窟的艺术价值、敦煌研究院的沿革和发展娓娓道来,还分享了敦煌研究院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不断加强文物保护的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 王斯博 摄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许多民盟盟员都留下了自己的感悟:“在喧闹都市,观千年敦煌,感受文化之传承与多元文化融合,别有一番体悟。”“敦煌的故事感人至深,前辈的付出令人感动,希望有机会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中华文脉薪火相传。”(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