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8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泥塑路:“圈粉”青少年接力传承
创始人
2025-02-12 17:19:22
0

  中新网太原2月12日电 题:“80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泥塑路:“圈粉”青少年接力传承

  作者 吴琼 田晋

  一刀一刻、一笔一画间,一件泥塑作品便初见雏形。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山西传统彩塑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志兵在他的非遗小院里忙碌,随着指尖在泥块间游走,一块普通的泥巴逐渐显现出生命的轮廓。

  春节期间,乔志兵和他的徒弟们忙着设计、制作“年味儿”作品,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乔志兵告诉记者,“现在,我们以蛇为造型,正制作各式各样的生肖作品,门神系列的作品也正在设计。”

乔志兵和他的徒弟们忙着设计、制作“年味儿”作品,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乔志兵供图

  1982年出生的乔志兵,从小就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1999年,他开始接触泥塑技艺,之后便开启系统学习之路。乔志兵回忆,在艺校期间,他接触到山西本土的泥塑技艺,并逐渐被这门古老的手艺所吸引,毕业后,他继续深造,进入美院学习,进一步提升技艺。

  如何更好地让非遗实现传承发展,是乔志兵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2023年,经过考察,乔志兵决定在刘家堡村非遗小镇“安营扎寨”,成立山西志兵文化创意工作室。“在这里,有许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手艺人,大家经常互相交流、学习。同时,依托非遗小镇这个平台,进一步提升工作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乔志兵说。

  执刀肃立、威严庄重的关公,色彩鲜艳、气势非凡的十二生肖……走进他的工作室内,既有传统的佛造像,也有十二生肖、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等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

在乔志兵的工作室内,既有传统的佛造像,也有十二生肖、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等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小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生于山西、长于山西,对黄土高原特有的情愫使得乔志兵将更多山西元素“刻”进作品。乔志兵介绍,“作品《丑勤》专选琉璃原料土制作而成,参考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以老黄牛为原型,身躯浑圆壮实,牛背高高拱起,脊梁上的‘黄土丘陵’连绵起伏、错落有致。”

  与此同时,晋祠侍女、关公等山西文化符号也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来源。“我们做的屋脊兽,灵感来自山西古建筑,但我们在造型上进行了年轻化处理,更符合现代审美。”他还尝试将传统人物形象进行Q版化处理,既保留传统文化精髓,又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作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乔志兵深知非遗传承的重要性。他不仅在工作室带徒弟,还在高校教授泥塑课程,致力于培养更多对泥塑技艺感兴趣的年轻人。

  在乔志兵的工作室里,常常能看到年轻的面孔。他不仅教授他们传统泥塑技艺,还鼓励他们在创作中融入现代元素,探索泥塑艺术的更多可能性。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泥塑在年轻人中“圈粉”,吸引更多新生力量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

  对于未来,乔志兵希望能将泥塑技艺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我想让这些作品走出国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用泥塑讲述中国故事。”(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