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两手硬” 心外医生推动心脏手术创新
创始人
2025-02-16 15:42:57
0

  中新社上海2月16日电 题:临床科研“两手硬” 心外医生推动心脏手术创新

  作者 范宇斌

  心脏手术是外科领域难度最高的技术之一,被誉为“刀尖起舞”。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该院副院长、心脏外科主任赵强几乎每天都要完成一些疑难重症病人的手术。

  赵强从医执教38年,个人累计手术量超过3万例,培训1000余名冠状动脉外科医生。

  不久前,赵强入选首届“国家杰出医师”。他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说:“这一荣誉是对医务人员的关爱与肯定,让我更有信心为广大病人做好医疗服务。”

  赵强在大学实习时接触到心脏外科,被“心跳与生命同在”所触动,毕业后决定报考心脏外科研究生,从此立志要成为心脏外科医生。1998年,他出国深造回到上海,扎根心脏外科第一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并不断创新。

赵强与同事开展手术时的场景。 (瑞金医院供图)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20世纪90年代初期,冠状动脉搭桥术在中国开展的手术量少、成功率低,且技术落后。赵强在中国率先开展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助于降低创伤、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的信任度。

  此后,赵强开创了诸多心血管外科新技术,包括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微创及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杂交技术、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等。

  在赵强看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心脏外科医生,要关爱病人,并且喜欢这一具有巨大挑战性的专业,不断地虚心学习,向老师、书本和病人学习。“每当我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来,我最能体会到这份职业带来的成就感。”

  赵强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临床与研究并重”。他认为,只有临床与科研“两手硬”,同时基于患者需求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作出医学贡献。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如何提升病人的远期疗效?对此,赵强率先提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概念,并联合中国多家心脏外科中心发起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ACAB研究),发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1年时的静脉桥血管通畅率。该研究结果获得了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并刊登于世界顶尖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心肌梗死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由于心肌缺血受损、心肌收缩乏力等,心脏无法像以前那样有效地运转,常危及生命。对此,赵强团队研发出一种可灌注的多功能心外膜装置,在传统单一的心脏补片基础上增加了内层微通道网络结构,并整合给药系统,连接皮下植入的微量泵。

  “心肌补片能够修补受损的心肌组织,就像给受损的心脏打一个‘补丁’。”赵强表示,未来,医生通过皮下植入的微量泵可直接向病人的心脏投递各类治疗物质。该研究成果为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治疗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将加快临床转化。

  多年来,赵强积极推动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医学声音,参与各类帮扶活动。作为农工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委员会副主委,赵强今年计划参与农工党上海市委会“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助力帮扶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