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汇聚上海多角度聚焦攻克阿尔茨海默病
创始人
2025-02-16 19:44:28
0

  中新网上海2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多样且呈渐进性。早期,患者情绪细微变化,如易怒、多疑、焦虑,易被忽视。但伴随病情发展,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等严重问题相继出现,不仅威胁患者健康,更极大影响其生活质量。”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德济医院郭辉教授16日为记者精准勾勒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境遇。

  郭辉教授直言,当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工作,面临三大严峻挑战:老龄化进程加速致使患者数量快速增加;目前缺乏特效药,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基层诊疗体系薄弱。他认为,构建一套贯穿早期筛查、精准干预、术后康复的全病程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创新高级专家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组委会供图)

  记者16日获悉,一场聚焦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新突破的高级学术活动——“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创新高级专家论坛”在上海举行。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公布的数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类疾病患病人数近1700万例,疾病负担加重、失能残障增多等问题正不断凸显。

  郭辉教授认为,应加强各领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逐步打通“基础研究-临床实践-社区管理-保险支持”全链路,共同探索更高效、全面的阿尔茨海默病综合解决方案。

  在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张鸣沙教授介绍,眼球运动直观反映大脑功能活动,其模式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神经环路功能状态紧密相连。借助精确眼动追踪技术,能实时分析眼跳、平滑追踪等六种眼球运动参数,更客观评价个体认知功能。他分享了在世界顶尖杂志《科学》(Science)发表的成果。“眼动检测不仅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筛查,未来有望拓展至手术疗效评估领域。比如:结合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干预后的眼动参数动态监测,可以为神经环路功能恢复提供量化依据,推动脑疾病诊疗从症状管理迈向精准干预。”他强调。

  美国克利夫兰阿尔茨海默病合作首席研究员谢庆平教授深入剖析脑部淋巴系统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紧密联系,并分享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他认为,通过手术在颈部建立一条新的淋巴液引流通道,将脑脊液中的β-淀粉样蛋白等致病物质引流到静脉系统中,可以减缓脑内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基于多年临床病例研究,他以详尽临床病例数据和长期随访结果,证实相关手术对提升患者认知能力的有效性与稳定性。谢庆平教授强调多学科协作对手术成功的关键作用,多学科医生紧密协作是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成功的核心。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教授回顾了中国首款原创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研发历程。据悉,目前他的团队正致力于利用生物标志物优化疗效评估,以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治疗。他强调未来治疗将更加注重“从根本上改变疾病进程”,即:通过新技术,如:纳米递送、免疫调节等,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更长期、更稳定的改善。(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