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丹的“异乡人”路易·艾黎从未远去
创始人
2025-02-20 12:16:01
0

  中新网兰州2月20日电 (戴文昌 杨艳敏)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路易·艾黎这位“异乡人”虽然已离去多年,但留下的情谊却从未远去。漫步山丹街头,艾黎“印记”依旧可见,艾黎大道、艾黎纪念馆、艾黎故居、艾黎与何克小火车……艾黎俨然已成为当地一个文化符号和培黎精神的支点。

  在山丹,为何街头巷尾路易·艾黎的影响无处不在?山丹艾黎纪念馆文博副研究馆员赵谦玺说,故事要从20世纪40年代说起,当时,路易·艾黎带着60多名学生和27名难民工人,携带学校设备和物资来到山丹县,在此建学校、盖工厂,开创了“教学+生产”的教育传奇。

2025年2月11日,小朋友在山丹艾黎纪念馆参观。 戴文昌 摄

  谈及路易·艾黎与山丹的不解之缘,教育是绕不开的关键。赵谦玺说,1944年12月,路易·艾黎把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西迁至山丹,更名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山丹培黎工艺学校”。学校广纳贫寒子弟并安排民众就业,规模一度发展到师生近600人、20多个生产小组。

  路易·艾黎是新西兰教育家、作家。当时,他们在山丹组建生产小组,兴办农场,开荒种地;兴建医院,为贫苦民众看病。第一次把西方现代文明引进山丹;创立了“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业教育理念;通过撰写文章、摄影、参加国际会议等,不遗余力向海外展示“真实的中国”。

  在那个特殊年代,学校办学极具智慧与务实精神。赵谦玺说,学校一切从实际出发,缺啥办啥专业。没校服,就成立毛纺组,自力更生纺线织布;食物供应不足,便在四坝滩购地办农场,种粮种菜。从纺纱到制皮革、造肥皂,无所不涉。正是因地制宜办学,为山丹乃至甘肃西北地区培育出大批有用人才。

图为山丹艾黎纪念馆一角。 戴文昌 摄

  而身处偏僻之处的山丹人,一次次因为路易·艾黎,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熏陶。由此,在河西走廊及山丹历史上第一次有了汽车、拖拉机、电灯、电报、陶瓷,有了玻璃,有了西医西药和手术治疗。

  1953年,路易·艾黎定居北京后,十分眷恋山丹,时刻回想起与山丹人民度过的美好时光,先后七次重返山丹,关心山丹经济社会发展,视山丹为“第二故乡”。赵谦玺说,路易·艾黎将自己一生收藏的近4000件文物捐赠给山丹,还倡议修建了培黎图书馆,捐赠图书2400多册。

  走进山丹艾黎纪念馆,那一件件展品、一幕幕场景,刹那间仿佛让人置身于热血沸腾的那个年代。路易·艾黎与中国的故事被详细陈列展示,正是他的个人收藏让山丹艾黎纪念馆更加饱满,也为前来参观的民众了解路易·艾黎的中国情缘提供了一个窗口。

图为山丹艾黎纪念馆陈列的雕塑。 戴文昌 摄

  路易·艾黎是中国十大国际友人之一,在他90年人生中,有10年时光在山丹度过。山丹艾黎纪念馆讲解员吴永沛说,路易·艾黎在自传中写道,“我一生中最满意的一段时期,无疑是在甘肃山丹同农村青年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十载教育情,一生眷恋地。吴永沛说,路易·艾黎逝世后,遵照他生前遗嘱,骨灰一半葬在艾黎与何克陵园,一半撒在山丹四坝滩。

  如今,路易·艾黎与山丹的故事仍在延续。在一代代山丹人心中,他从未远去,依旧守望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见证这座西北小城每一天的变化。(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