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宪崇法|人民网评:强化宪法教育 筑牢法治中国根基
创始人
2024-12-06 16:02:03
0

  中央网信办集中开展“尊宪崇法”网络法治宣传;教育部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和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今年“宪法宣传周”,相关部门围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推动宪法走进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人心。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有力证明我国宪法充分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是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高度一致,因而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重道远。越是任务艰巨、挑战严峻,越要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是实施宪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国家宪法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到加强国旗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到把宪法法律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系好青少年第一颗“法治扣子”……正是因为持之以恒加强宪法教育、普及宪法知识,才能够让宪法精神、宪法信仰在全社会牢牢扎根。面向未来,要坚持宣传、教育、研究共同推进,知识普及、理论阐释、观念引导全面发力,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向面上延伸、向基层拓展。

  文化的力量最深层、最持久、最基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厚植法治精神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将法治信仰融入精神世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让法治成为规范行为的强大力量。把法治上升到文化层面,成为人们的内在修养、自觉约束和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让法治真正落地生根,实现真正的良法善治。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在久久为功中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宣风镇珠亭村,“法律明白人”阳昌绍调解起纠纷不偏不倚,村民喜欢围着听他讲法律常识、法律故事。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420多万名“法律明白人”,他们在基层播撒“法治的种子”。事实证明,加强宪法教育关键要把握贴近性、突出实效性、彰显精准性。多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贴近群众所需丰富教育形式,才能持续推动宪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青少年普法教育这个“关键环节”,科学把握宪法教育的内在规律,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共识。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我们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学法、知法、守法、尊法,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定能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苏士林)

  来源:人民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