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完成 计划对公众开放
创始人
2024-12-06 19:18:53
0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 徐婧)今年8月以来,北京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记者6日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考古发掘揭露出文源阁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这处遗址计划按程序进一步整治后对游客开放。

  文源阁遗址位于圆明园内,雍正时为四达亭,乾隆四十年(1775年)改建成文源阁,是一处以皇家藏书楼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要用于收藏《四库全书》等。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文源阁和藏书惨遭损毁,仅部分藏书留存于世。

  当时,在这处皇家园林内的独立院落,四周围墙把它与外围环境隔开,使其自成一体。院内风景独秀,规划井然,园外河道环绕,一派江南水乡景象。经考古发掘,文源阁遗址保存相对较好,整体布局与乾隆四十四年、光绪二十四年“样式雷”图档基本相符,说明其建成后格局未经改变。

今年8月以来,圆明园文源阁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图为考古发掘出的蹬道。王紫儒 摄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张利芳介绍,此次发掘出宫门、碑亭、月台、趣亭、北院门等建筑基址以及四周围墙、石板道路、蹬道、供排水涵洞、“玲峰”基础等附属遗存。出土铜、铁、瓷、陶、琉璃等质地文物,包括瓷器、陶器、陶质建筑构件、琉璃质建筑构件等。

  因是藏书性质的建筑,文源阁设计和建造了完备的防火防洪设施,也是目前圆明园考古所见对建筑基础处理最严格的一处。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中华说,考古发现了大量黑釉琉璃瓦。在中国古代,五行黑色属水,是人们对防范火灾的“精神寄托”。

图为北京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发掘出的琉璃瓦。中新社记者 熊然 摄

  院内挖出一大一小两处水池。在北墙内外设置了一条供水涵洞,并在东墙和南墙内外设置了一条和三条排水涵洞,连接院外河道和院内水池。整个遗址地势院内高、院外低,南墙下设置有沟门,院内地表水可顺势排入宫门前河道。这些设施既能储水用于灭火,又能在水量大的时候顺利排水。

  张中华说,文源阁遗址的考古发现彰显了古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匠心精神,代表中国古代园林建造的最高水平,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对文教传承的重视。未来开放后,公众有望亲临遗址,聆听皇家藏书背后的故事,一睹古人高超的建造工艺。(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