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式现代化种下亿万棵“宪法的树苗”
创始人
2024-12-07 16:45:54
0

  宪法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青少年是宪法宣传教育的重点群体,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空内忠实崇尚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坚定捍卫宪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因此,在新时代推动青少年宪法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更加具有基础性质和未来指向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宪法宣传教育工作扎实开展,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青少年宪法法治意识和素养全面提升,推动全社会法治宣传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连续11年在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晨读”活动,2023年12月4日上午全国近30万所学校8000余万师生在线同步诵读宪法;连续9年组织开展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2023年共有20.8万所学校的1.6亿名学生参与;2022年,参与宪法网络学习的学生超过76亿人次,经过学习测评产生了1.6亿多名初步掌握宪法知识的“宪法卫士”;国家统编教材把《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上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专门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这些年代与数字串联起了一整个新时代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一颗颗宪法的种子已经被播撒在亿万名青少年心中、亿万个家庭之中,它们正在向下落地生根、向上拔节生长。几乎是在不知不觉间,法治中国的未来时如同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迈着铿锵的步伐朝我们扑面而来。与此同时,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工作仍然存在方式相对机械单一、缺乏有效互动、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分众化、差异化的手段仍显不足,体验式、融入式的宣传教育单品和“爆款”还不够多,等等。这些问题亟需破解。

  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我国宪法凝聚着党带领人民百年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国家指导思想。我国宪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序言,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总纲第一条,确认了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并通过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一系列设计与安排,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提供了法治保障。这是我国宪法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我国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的根本保证。这是对青少年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必须扣上的“第一颗扣子”,也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大论断的关键所在。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融入教材、融入课堂,不断增强亿万名青少年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要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种树能手”郭橐驼这样介绍自己的经验:“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的关键也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顺应青少年的生长规律。具体来讲,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三个转向”:从主要依托学校向注重青少年这一主体转向;从单纯普及法条向注重宣传法治精神和增强法治自信转向;从注重宪法文本向注重宪法实践转向。我们要更加贴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点和实践需要,采取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激发青少年学习宪法的兴趣和潜能,杜绝应试化学习、灌输式教育。在分析宪法条文时,要引领青少年去探寻条文背后的法理内核和法治精神;在讲解宪法精神时,要引领青少年主动联想、列出相关的宪法条文,杜绝任何套路化、模式化。“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决定了采取具象化的宣传教育方式效果更好、影响更加深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改进法治宣传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要讲清我国宪法制度发展历程、现行宪法施行40多年来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监督的实践,特别是立足新时代宪法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从宪法修正案、编纂民法典、制定国歌法、修改国旗法和国徽法、实行宪法宣誓等一个个里程碑式事件讲起,从宪法保护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一个个日常场景切入,充分发挥宪法实践的教育功能,不断增强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鲜活的宪法实践不断增强青少年的宪法自信、夯实宪法信仰之基。

  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这个“载体”。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署名文章《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强调要抓住青少年、网民等重点群体,抓宪法纪念、宪法宣誓、宪法教材建设等重点载体,抓学校、社区、媒体等重点阵地,持续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据相关统计,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到约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97.3%。这为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挑战、契机与平台。开展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要努力读懂新一代网络“原住民”的“验证码”,善用网络慕课、知识型App、短视频制作等新型工具,积极响应青少年特别是“00后”学生的网络化需求,有效增强在网上讲好宪法故事的能力。要运用人工智能强化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的规范化、个性化和分众化,开发AI普法数字人、宪法在线即时互动与咨询问答等功能,以信息化技术为宪法宣传教育赋能,推动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在网络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养成遵法守法习惯,切实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

  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必须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坚持以青少年为“中心”、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这个“载体”,推动亿万青少年更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为中国式现代化种下亿万棵“宪法的树苗”。(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刘宇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