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专家学者谈“读书”:让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创始人
2024-12-07 18:47:30
0

  中新网广州12月7日电 (蔡敏婕 李艾儿)在当下碎片化信息盛行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海量资讯充斥。读者·领读者大会广州站暨第六届美师美课大会6日至8日在广州举行,多位专家以“校园阅读”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随着信息化、新技术等因素对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人们听说读写依托的载体和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碎片化阅读多源于短视频等快餐式内容,虽获取便捷,但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沉淀知识、滋养思想;与之相对,深度阅读能赋予读者定力,使其从容面对时代的疾风骤雨。

  如何让碎片化阅读与深度阅读相互链接、协同发力?“读经典著作是关键一环。”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骆龙衍表示,经典著作凭借其逻辑自洽、完整系统的特质,内里蕴含诸多不变的底层逻辑。身处瞬息万变的浪潮,研读经典便是抓住了“定海神针”,助读者跨越时代鸿沟。

  骆龙衍表示,理想状态下,阅读精力分配可按80%至85%给经典阅读,剩下15%留给碎片化阅读。“这样的比例设置既能沉浸经典、深挖精髓,又适度穿插碎片化内容,保持阅读新鲜感与多元信息摄入,利于催生阅读‘心流’状态。”他说。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漆永祥提出,语文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耐得住寂寞,不趋尚时髦,日积月累、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厚积薄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以《为自己读书》为题,提出了关于读书的主张“三不主义”:第一个“不”,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第二个“不”,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不”,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多是为了精神上的生长和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认为,真正的阅读者,有持续的阅读行为,稳定的阅读状态,自觉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中能够获得愉悦感。

  据介绍,除了论坛,本届大会在现场陈列的“遇见美师美课成果展”也展示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大会选出一部分校园心理健康建设实践成果,另一方面,大会打造出一个专门的心理互动体验区,向现场参会者分享心理健康数字化平台。在特展区内,与会者们就阅读疗愈的话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推荐喜欢的书籍,探讨如何将阅读疗愈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