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儒藏》数字化项目”在京启动
创始人
2024-12-10 16:36:41
0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夏宾)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与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大学《儒藏》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近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举办。

“北京大学《儒藏》数字化项目启动仪式”举行。(主办方供图)

  会上,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500万元,用于支持北京大学开展《儒藏》编纂与研究工作,并通过“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支持开展《儒藏》数字化工程,后续相关成果也将在识典古籍上线,面对公众开放。

  据悉,《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重大基础性文化工程,以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系统整理我国以及受儒家文化深刻影响的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的重要儒家文献,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域外文献萃为一编,使之成为一个方便阅读、检索和资源共享的独立文献体系。

  《儒藏》工程分两步实施,“精华编”和“全本”。先期成果《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

  “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已于2022年全部完成出版,中、韩、日、越四国有近百所高校近500位学者参与。全本《儒藏》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约10亿字,将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此次合作,字节跳动在公益捐赠之外,还提供“识典古籍”智能整理平台支持全本《儒藏》的编纂,“识典古籍”是北京大学联手字节跳动共同打造的古籍数字化平台,上线两年多来,已具有版式识别、自动标点、结构整理、校勘等涉及古籍整理的全流程整理功能,目前已上线1万部古籍,并免费开放。

  “识典古籍”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减少专家繁重的基础性工作,借助平台团队协作功能,更高效地进行项目的组织,较大提升编纂整理效率。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中华古老文明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结合,是全本《儒藏》工程的一大特色,它不仅将极大促进《儒藏》的编纂和传播,也将丰富和提升智能工具对儒家文明的知识储备和理解问答,推进中华文明智能体应用。(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民众在“上海之巅”迎接2025... 1月1日清晨,民众怀着对新年的美好向往,在上海中心118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迎接2025年第一缕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