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台籍研究员许志宏:两岸医学领域合作空间大 互补性强
创始人
2024-11-28 14:00:56
0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题:浙大台籍研究员许志宏:两岸医学领域合作空间大 互补性强

  中新社记者 陈建新

  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遗传医学中心台籍博士生导师、研究员许志宏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两岸医学领域合作空间大、互补性强。他说:“大陆基础研究实力强劲,台湾在临床管理和服务方面有丰富经验,未来可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为两岸民众带来更好医疗体验。”

  “两岸要融合发展,前提是要互相了解。”许志宏认为,在两岸气氛严峻时,民间交流更显重要。大陆台胞也可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晶”。

  出生于1979年的许志宏,2006年在台博士毕业、进入台湾“中研院”从事基因转录调控研究,此后又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研究员。2018年,他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担任博士生导师,成为该院引进的首位台籍高层次人才。

  “情怀”和“发展”是许志宏决定“登陆”的两个考虑。他的祖辈来自闽南,家中至今供奉着祖宗牌位,加之从小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他一直想回来大陆看看。此外,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浙江大学有一流的科研平台,近年来吸引了大批在国际上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优秀科学家加入。“能和他们一起从事科研,是一大幸事。”

  来到浙大,许志宏与其团队致力于环境刺激与表观遗传学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有的还以封面形式刊登于国际权威期刊。如今,他不仅是浙江省特聘专家,也在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等多个院所担任博导研究员,并主持了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许志宏观察到,近年来大陆整体科研水平在飞速提升。他说,无论是科研论文数量还是质量,大陆在多种权威学术评价中均位居世界前列,如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榜单列举世界前二十大研究单位,大陆占比过半。

  许志宏认为,科技进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几十年来持续重视和投入的结果,大陆现今已到了逐步产出成果的阶段。

  许志宏还提到,在浙大开展科研,除了医学院给予支持,同事们热络的科研讨论和相互的技术支持都是科研攻坚的重要力量。“当今的研究工作更需要团队作战。”他已培养出4位博士生,并认为,大陆学生和科研人员具有大局观,台湾学生在细节上把控得好,“如果彼此携手,共同致力于一件事情,将有更强竞争力。”

  “登陆”六年,许志宏工作之余也在青年峰会、台胞社团论坛等两岸交流活动上分享自身经历,促进两岸民众彼此了解。他表示,沟通交流是增进彼此认识的捷径,在大陆生活、工作的台胞熟悉两岸情况,是天然桥梁,广大台胞对此应有认知和担当。

  “我们在台湾出生长大,如今在大陆各行各业工作,其中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其实也是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晶’。”谈及未来,许志宏期许自己做好两岸交流桥梁,同时在本职工作上努力争取更高的国际影响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广西梧州民众起早观日出 迎新年... 1月1日,广西梧州市白云山公园,市民、游客观看日出,共迎新年第一缕阳光。何华文 摄1月1日,广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