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到繁荣 华侨华人以“三把刀”演绎传承创新
创始人
2024-11-28 20:50:20
0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徐文欣)早期,华侨华人在海外谋求生计,依赖“三把刀”(菜刀、剪刀和剃刀)作为闯荡世界的工具与手段。今日,华侨华人的职业选择日益多元,但仍有众多人在中餐烹饪、缝纫制衣以及发型设计领域继续耕耘。近日,多位“三把刀”从业者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讲述他们如何将职业发展作为自身传承文化、展现创意的舞台。

  1998年元旦,美中餐饮业联合会主席胡晓军在芝加哥唐人街开起第一家“老四川”餐厅。那时唐人街还没有专门的川菜馆。为让顾客了解川菜,他把与菜谱有关的历史故事翻译成英文,培训服务员为客人一一介绍。

  “我给华文报纸撰稿介绍中餐,参加芝加哥电视台的美食节目,为观众讲解中国菜。每周一次,两年没有间断。”在胡晓军看来,中餐的味道是根,中餐的文化是魂。

  “文化牌”作用明显。据胡晓军介绍,起初,“老四川”餐厅的中国食客占比更多。现在,餐厅80%的食客是外国人。

  胡晓军说,以往的中餐业者受食材、调味料、烹饪技艺等方面的限制,难以满足食客口味。新一代中餐业者在语言、知识、文化、管理、烹饪技术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市场也得以拓展。

  “老四川”取得成功后,胡晓军开起“老湖南”“老北京”“老上海”“老云南”等系列餐馆。各个餐馆菜系虽不同,但设置菜单时都遵循四个原则。“菜单中既设传统菜肴留住老移民的家乡味,又引入中国流行菜吸引年轻食客,还保留早期的美式中餐吸引本土顾客,同时定期推出新菜品。”胡晓军说。

  目前,“老四川”餐厅已在美国开设17家门店,还有8家正在筹备中。胡晓军说,希望用中餐温暖各国食客的胃,拉近各国民众的心。

  从2004年开始,肯洲美发学院院长王敏在中国广州、马来西亚槟城等地开办美发培训课程,招收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在她看来,老一辈发型师吃苦耐劳、敢闯敢拼,新一代发型师更具品牌意识与国际化视野。

  王敏常年往返于中国与欧洲。她表示,新一代发型师更能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亚洲人发质偏硬,发色更黑,头发切面呈圆形故发质更为直顺;欧洲人的头发柔软纤细,多呈波浪状;非洲人头发切面呈扁平状,头发更为卷曲。越来越多的发型师根据头发的自然特性进行剪切、烫发或染发,以达最佳效果。

2024年10月,肯洲美发学院院长王敏的团队在英国参加发型秀。(受访者 供图)

  “发型师要具备对时尚潮流的敏锐触觉,并能将这些潮流转化为引领风尚的力量。”王敏说,汉语热兴起时,俏皮活泼的“哪吒头”与东方雅韵的“黑长直”受到大众喜爱。对发型师来说,理解发型背后的文化意义,结合顾客的个人特点和时尚需求,创造出既符合潮流又不失个性的发型已成必修课。

  1998年,菲律宾中国商会宿务分会会长张鸿义开始从事服装生意,他把来自中国的服饰批发至菲律宾各岛。高峰时,牛仔裤和上衣等产品一天能卖出几万件。“从拿货批发到按需定制,从飞到中国找货源到线上订货,26年间,服装生意的各环节都发生变化。”

  张鸿义告诉中新社记者,过去,一些做裁缝的老移民利用自身关系网在当地开办服装厂,但由于用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从中国直接拿货,或从中国买半成品进行印花贴图等简单加工,再销往菲律宾各级市场。(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南平:白天鹅群悠游崇阳溪 图为野生白天鹅在建阳崇阳溪畔停留休息。黄杰敏 摄图为在南平市建阳区将口镇白天鹅在冬日暖阳下栖息畅游。...
贵州贵阳楼宇上演灯光秀迎接20... 12月31日晚,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融城部分楼宇幕墙上演灯光秀,迎接2025年的到来。(无人机照片...
探访青海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 12月21日,小朋友在西宁东城·非遗共富工坊内了解青海特色面点。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12月21日...
舞剧《李白》香港上演 揭“20... 图为舞剧第二幕《将进酒——翰林别》中表现李白与奸臣抗争的表演。中新网记者 侯宇 摄图为舞剧第一幕《东...
2024黎平·中国侗年晚会上演 12月1日晚,侗族风俗展示《迎客之欢》。记者 瞿宏伦 摄12月1日晚,千人侗族大歌《丢歌不唱真可惜》...
四川2024年办好“退役军人最...   中新网成都1月3日电 (记者 刘忠俊)1月3日,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向社会发布了2024年该省...
南京国际友谊公园色彩斑斓“染”... 12月9日,航拍位于南京市建邺区的国际友谊公园,水杉、银杏、乌柏等树木色彩斑斓,与城市景观构成一幅秀...
(新春见闻)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的馅料十分丰富,包含五花肉、胡萝卜、虾米、油豆腐、大蒜等。熊锦阳 摄厨师正在清洗芋头。熊锦阳...
广西梧州民众起早观日出 迎新年... 1月1日,广西梧州市白云山公园,市民、游客观看日出,共迎新年第一缕阳光。何华文 摄1月1日,广西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