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傅雷奖揭晓:人工智能时代依然需要好的翻译
创始人
2024-11-30 23:46:14
0

  中新社北京11月30日电 题:2024年傅雷奖揭晓:人工智能时代依然需要好的翻译

  作者 肖玉笛

  “《还乡笔记》的作者埃梅·塞泽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他的脚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出枝干去感受世界。’我可能让他这棵树的枝干伸得稍微远了一些。”第16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奖项获得者施雪莹如此描述自己的工作。

  本届傅雷奖获奖作品30日在北京揭晓。施雪莹凭借翻译马提尼克诗人、剧作家塞泽尔的《还乡笔记》获得文学类奖项;曹丹红凭借翻译法国文学研究者弗朗索瓦丝·拉沃卡的《事实与虚构:论边界》获得社科类奖项;“新人奖”则颁给克劳德·德·塞瑟尔《法兰西君主制度》的译者董子云。

11月30日,第16届傅雷奖颁奖典礼在北京Temple东景缘举行。图为法国大使白玉堂为文学类奖项获得者施雪莹颁奖。 肖玉笛 摄

  在人工智能盛行的时代,3位译者向公众呈现了优秀的翻译作品。评委们在颁奖词中这样描述获奖译者和译作:忠于原文的准确翻译、专业严谨的考证态度和兼具诗性与思想的文学表达。

  傅雷奖组委会主席董强强调,从外语译回母语的过程中存在一道空白,既美妙又充满可能性,而机器翻译会消弭这种未知。

  《还乡笔记》的译者施雪莹长期研究黑人文化。她说,塞泽尔作为“黑奴”被贩卖到加勒比海地区,当他们想找回非洲文化时,发现文化在被贩运的航线中就已经中断。于是塞泽尔通过描述在船舱里感受到的痛苦来表达与自我文化的割裂,这种身体上的体验是人工智能无法传递的。

  塞泽尔在写诗时,还经常借助改变词性或者拼接组合的方式创造新的法语词汇,机器无法准确识别。施雪莹通过翻译将他创造词语的过程展现出来,让读者一起感受富有想象力的创作历程。

  曹丹红表示,文学翻译在语言上也讲究独创性,这种灵感经常来自于灵光乍现的瞬间,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实则有悖于文学创作精神。此外,曹丹红在做文献考证时,发现原书存在一些错误,在与作者沟通后,不仅原书错误得到修正,作者还为中文译本单独撰写了一部分新的内容。“翻译使译者和作者建立联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弥足珍贵。”

  时隔8年,傅雷奖颁奖典礼30日再次在充满历史感的Temple东景缘举办,古香古色的寺庙又一次邂逅浪漫优雅的法国文化。出席颁奖典礼的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表示,傅雷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奖励那些将法语文学和思想在中国发光发热的译者。译者的角色不仅仅是语言转化那么简单,他们是法中文化的摆渡人。

  傅雷奖自2009年设立以来,入围书籍的类型和译者的构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据本届傅雷奖评委会主席余中先介绍,社科类作品延续以往的风格,大多具有经典性;文学类作品已摆脱对经典的依赖,大多关注当下法国的社会现实以及流行文化,题材比较新颖,写作风格各异。入围的译者更加年轻化,“80后”和“90后”已经占据多数,这些年轻的译者们善于发现新的作品,为中法文化交流打开了相互了解的窗口。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本届傅雷奖颁奖恰逢这一特殊年份的收官之际。白玉堂说,近年来,中国一直是法国出版行业最大的国际合作伙伴,中文也一直高居法语书籍版权转让语种的榜首,译者为法中文化交流作出了宝贵贡献。

  傅雷1957年曾在《文艺报》上发文说,“我们除了专业修养,广泛涉猎外,还得训练观察、感受、想象的能力;平时要深入生活,了解人,关心人,关心一切,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伟大的作家后面,把他的心曲诉说给读者听。”正如施雪莹所言,她也在翻译的过程中,将塞泽尔“茂密的枝干伸得更远了一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