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赣南黄元米果:传统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创始人
2024-12-02 20:44:12
0

  中新网赣州12月2日电 题:赣南黄元米果:传统美食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 吴鹏泉 罗鲜梅

  机器轻鸣,出料口“吐”出长长的“金条”,随着切割机“嘀嗒、嘀嗒”一起一落,“金条”被切成大小如一的“金块”。

  初冬时节,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夏都村一家黄元米果生产加工车间内,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米香,一块块色泽金黄的米果陆续被包装好,将“奔赴”全国各地餐桌。

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夏都村一家黄元米果生产加工车间内,工作人员在包装黄元米果产品。罗鲜梅 摄

  “黄元米果口感软糯、香气扑鼻,是我们客家传统美食。”上述黄元米果生产加工车间负责人谢朝初介绍说道。

  “江西南大门”赣州市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也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素有“客家摇篮”之称。黄元米果是赣南客家人过年必备的食物,在当地,有“不打米果不过年”的说法。

  黄元米果的制作工序繁琐复杂。赣南客家人将黄元柴(黄荆枝叶)付之一炬,再将黄栀子煮成碱水,当熄灭的灰烬与滚烫的碱水“相遇”,再与新收的大禾米“拥抱”一整晚;次日一早用甑将浸好的米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机器中,用刀切割成块状。

江西赣州市赣县区田村镇夏都村一家黄元米果生产加工车间内,生产的黄元米果产品。罗鲜梅 摄

  赣县区田村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产出的稻谷颗粒饱满、品质上乘。当地制作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

  曾经,田村镇的民众大多靠种植脐橙和水稻谋生,收入有限。近年来,黄元米果不仅是赣南客家人过年必备美食,加工销售黄元米果还是当地村民致富的门路。

  眼见黄元米果产业日渐兴起,谢朝初选择创业,从事黄元米果的生产与销售。为保障黄元米果品质,谢朝初高价采购质量上乘的黄元柴,种植大量大禾稻;积极与村民合作,不仅签下收购合同,还提供就业岗位。

  “在这里工作,离家近,能照顾家人,收入也稳定。”车间工人李大姐笑着说。

  为提升黄元米果知名度,地方政府举办丰富多彩的“黄元米果文化节”等活动。赣县区田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海洲说,近年来,该镇黄元米果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海外。

  此外,赣县区农业农村局也通过组织农产品展销会、提供专项资金与项目支持、尊重传承传统工艺等举措,助力当地黄元米果产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赣县区田村镇已有黄元米果生产厂家120余家,年产量超3000吨,年产值超3000万元。(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