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作品选登:“锁边”塔克拉玛干,缝制青绿中国
创始人
2024-12-03 16:54:28
0

  11月28日上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实现锁边“合龙”。这不仅是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的阶段性胜利,更是缝制青绿中国画卷中浓墨重彩之笔。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其边缘总长度3046公里,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头巨大的黄色巨兽,匍匐在中国西北部,吞噬着周边的生机。

  锁边工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工干预,将沙漠边缘牢牢“锁住”,防止沙漠的进一步扩张。随着最后1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玫瑰花苗,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这意味着通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成功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编织了一条绿色的“围脖”,在沙漠与绿洲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这不仅是对沙漠的一次“锁边”,更是对生态安全的一次升级。

  锁边工程的成功,首先体现在生态效益上。通过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多种方式,不仅阻止了沙漠的扩张,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珍稀濒危物种如野骆驼、盘羊等提供了生存的家园。同时,绿色阻沙防护带的建立,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为中国西北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固防线。

  其次,锁边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它保护了交通要道和城市安全,增加了可耕种面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当地农民开始尝试种植棉花、玉米等传统作物,以及枸杞、红枣等经济作物,这不仅提高了农业产量,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此外,锁边工程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023年,涉沙旅游业接待游客24.21万人,旅游收入约834.9万元,推动了沙漠治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生物治沙、工程固沙、光伏治沙等,带动就业5000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

  在全球荒漠化治理上,锁边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一工程的成功完成,展现了中国在生态治理上的决心和能力,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影响力,为世界其他沙漠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锁边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仅是对中国最大沙漠的一次成功阻击,更是对青绿中国的一次深情编织。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绿起来”到“美起来”,这是无数人的点滴努力,也是华夏儿女对美好家园的热切向往。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笔,为地球家园描绘出更美丽的画卷。(袁强)

  (本件作品‍由西安网选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