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文化融合之力激活网络普法新动能
创始人
2025-02-24 22:44:59
0

  法治网评:以红色文化融合之力激活网络普法新动能

  在数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网络普法不仅是法治建设的“必修课”,更是凝聚社会共识的“黏合剂”。以“E法善治网聚同心”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于2月21日在贵阳正式启动,贵州、河南、山西、甘肃、北京等作为5个主办地,将相继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活动。

  在贵阳,“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馆将红色文化与网络普法相结合,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在遵义,遵义会议纪念馆将弘扬红色法治文化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开展“长征中的法治宣传”活动。如何让法治精神真正触达亿万网民,答案或许就藏在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的深度融合中。这种融合是一种创新,为网络普法注入精神内核与实践活力。

  从遵义会议纪念馆80%的文物都实现了数字化“上墙”,到山东诸城依托王尽美红色法治教育基地打造的“法景融合”阵地,红色资源正成为普法教育的“精神富矿”,数字技术则助力网络普法工作不断创新。一场场丰富多彩的实践表明,法治宣传与红色基因融合,为抽象的条文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提供了生动载体,也让人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领悟“法安天下”的深意。

  普法工作若仅停留于单向灌输,难免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近年来,“非遗+普法”“文艺+普法”等模式的成功,印证了“接地气才能聚人气”的真理。从“面对面”的线下普法到“键对键”的线上活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网络普法宣传惠及更广泛社会群体。

  今年的“全国网络普法行”更需借力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介,将红色法治故事转化为“网言网语”,让年轻一代在互动中完成从“围观者”到“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滋养,正是红色法治文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生动体现。

  “全国网络普法行”系列活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普及法律知识,更在于塑造一种文明自觉。红色文化与法治文化的融合,恰似“根”与“叶”的关系。红色精神为法治意识培根铸魂,法治实践让红色基因历久弥新。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借力红色文化浸润网络空间蔚然成风,亿万网民不仅是法治中国的见证者,更是建设者。期待2025年的“全国网络普法行”,以文化融合之笔,绘就一幅“法润人心、网聚和谐”的时代画卷!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法治网特约评论员 陆玄同

相关内容

以红色文化融合之力激活网络...
  法治网评:以红色文化融合之力激活网络普法新动能  在数字化浪潮...
2025-02-24 22:44:59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
  中新网贵阳2月21日电 2月21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
2025-02-21 18:29:12
上海静安区中小学“开学第一...
  中新网上海2月17日电(记者 陈静)说起谍战剧中的经典角色,你...
2025-02-17 19:51:56
北京人艺与天津人艺签署战略...
  中新网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记者从北京人艺获悉,北京...
2025-02-15 12:10:51
(新春走基层)江西广昌激活...
  中新网江西广昌2月9日电 (记者 吴鹏泉)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
2025-02-09 14:53:37
广西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强化...
  中新网南宁1月8日电 (曾洁 庞濠昌)2025年广西“共青团与...
2025-01-08 22:39:39

热门资讯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广东省中山市原副厅级干部崔国潮...   中新网广州11月26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26日通报,广东省中山市...
四川平武:云雾升腾绕雪山 白色... 雪后的药丛山云雾缭绕,美不胜收。胡宇 摄一场大雪之后,药丛山银装素裹,分外迷人。胡宇 摄四川省绵阳市...
杭州“低空+”场景上新 解锁低...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 (郭其钰)当无人机将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精准送达,当你乘坐直升机从空中俯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