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大陆师生访台有助推倒两岸间三堵“高墙”
创始人
2024-12-05 15:14:23
0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题:大陆师生访台有助推倒两岸间三堵“高墙”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应马英九文教基金会之邀赴台参访的7所大陆高校40名师生,5日结束在台9天8夜行程。此访在岛内掀起的两岸交流旋风,真可谓难能可贵。一行人所到之处受到欢迎之热烈,有台媒评论文章形容:“恍若两岸关系从未陷入谷底。”

  所谓花有重开日、雁有重归时,久违的场面给未来两岸恢复交流许下愿景。在一定程度上,此行也有助推倒近些年在两岸间人为构筑的三堵“高墙”。

  一是闭塞信息之墙。

  两岸间的认知距离产生于“信息茧房”之中无形无影的壁垒。两岸民众见面少、交流少,难免疏离。加之一些台媒指皂为白,大陆青年的形象被虚假信息扭曲。日子愈久,隔阂愈深。

  而参访团中马龙、杨倩、彭弋航……形象、举止、谈吐吸引台湾民众争睹风采,抹黑不攻自破。

  台媒近日发社论期许,当两岸能恢复正常交流,互动来往成为生活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青年自然就不会稀奇了。

  二是阻遏交流之墙。

  过去8年多来,台海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不利于两岸交流的因素增多,民进党当局闻“交流”二字色变,所谓“逢中必反”的政策导向让相当数量的年轻族群不敢交流。

  从去年至今,大陆高校师生团两次赴台参访,给岛内某些人设立的、对交流避而远之的氤氲迷障,划破了一道裂口。

  两岸交流越多,相互了解越细,民进党苦心构造的虚假大陆负面形象就越不堪一击。刻下,台湾的社交平台仍弥漫着对大陆师生的不舍之情。这些留言也佐证,民进党当局推动多年的“去中国化”,无法阻挡两岸民间的交流交往热情。

  三是意识形态之墙。

  民进党当局多年来以意识形态为名制造两岸对立,要彻底拆除这道意识形态的藩篱,9天的交流虽然还远远不够,但令人欣喜的是,两岸师生在此次行程中有了更多超越意识形态的话题。例如,体育的互动向来行两岸交流之先,从去年到今年,大陆师生访台团中人气最旺的都是世界级的体育明星。

  在竞技之中奋勇争先,在交流之中了解彼此,真挚情感的流露更显弥足珍贵。

  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大陆师生此访形成的岛内旋风,映射两岸民间密切交流、热络互动的强烈意愿。交流的结果证明,质朴、坚定的诉求,并不会以政治势力的意志为转移。(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