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创始人
2024-11-27 22:01:51
0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 徐雪莹)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新时代统一战线论坛·2024”11月27日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展开研讨。

  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教授严庆认为,共同体格局和文明的动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两块重要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和合”的世界观、“家国天下”的情怀,共同体格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强调成员的主体性以及彼此之间在利益、安全、前途等方面的共同性,能够提供人类如何相看、相待的整体性视角。文明的动力则回答了发展如何求问、求解的本质性问题。

  他表示,文明是物质、技术、制度、文化的复合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本质动力定位于文明,更加符合共同体发展的多维关切和多方动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则需综合推动人类物质、政治、精神、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协调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段成荣从人口流动角度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实践要点。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不流动的“乡土中国”迅速转变为大流动的“城镇中国”,完成了向高空间流动性社会的转变。流动性大幅提升,对中国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他认为,当前关于“顺应大流动大融居趋势,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互嵌社区环境”的理论概括,准确把握了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相关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针对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群体的城镇化水平差异等短板,未来需推动各民族人口双向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 11月29日晚,“璀璨时光——清代广钟精品展”在位于广州的广东省博物馆开展。该展分为“时间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