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一“园景”到多元“场景” 北京促进历史名园开放利用
创始人
2024-12-13 11:40:34
0

  中新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徐婧)《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规划(2023年—2035年)》12日发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沙海江在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将围绕花园城市建设,在保护历史名园景观资源的同时,实现从单一“园景”向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场景”转变,进一步促进历史名园的开放利用。

  北京的历史名园体现着传统的造园技艺,是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历史名园年代久远,又深受游客喜爱,面临较大的保护与管理压力。

  沙海江表示,该局健全历史名园保护的制度体系。明确了历史名园评价标准,并于2015年公布了颐和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等全市首批25个历史名园,实现名录化管理;通过出台《关于加强北京历史名园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统筹做好历史名园的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结合市属11家历史名园现状,建立文物古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文物古建数据档案动态化管理。

  同时,该局持续做好历史名园修缮工作。推进天坛神乐署和景山寿皇殿建筑群的修缮施工,重现文物历史风貌;完成中轴线申遗保护相关文物修缮和腾退工作,积极践行文化交流与互鉴,聚焦中轴线上4个历史园林——天坛、社稷坛(中山公园)、北海、景山,深入开展中轴线遗产价值阐释、保护管理等研究工作,向世界讲述历史名园故事。

  此外,该局坚持历史名园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统筹。对颐和园、天坛、景山等游客集中的历史名园开展限制瞬时承载量、分时段购票游览等方式,均衡客流时空分布。持续打造“园说”历史文化文物展览品牌。率先在全国推出“公园礼物”文创品牌,开发近5000种文创产品,让历史名园焕发新活力。

  下一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将继续做好历史名园保护管理和传承利用。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密切沟通对接,启动第二批历史名园遴选工作;围绕花园城市建设,在保护历史名园景观资源的同时,实现从单一“园景”向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的“场景”转变,在满足保护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历史名园的开放利用,建设科普基地,传承特色文化,引导市民文明游园,拓展文商体旅融合发展,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