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 房贷延续增势
创始人
2024-12-16 07:57:21
0

  最新一期金融数据发布。12月13日,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个人贷款有所企稳,尤其是个人房贷持续回升,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密集出台与有效实施,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正在逐步回升。权威专家指出,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4.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

  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1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14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95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4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1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286亿元。

  具体到11月单月来看,该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同比少增但环比多增,尤其是住户贷款层面,延续了上个月的增长趋势。

  总的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北京商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11月末,“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2%,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3%,均快于全部贷款增速。

  另据人民银行披露,初步统计,2024年前11个月社融增量累计为2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2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1万亿元,同比少增4.91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93万亿元,同比多25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9.54万亿元,同比多86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416亿元,同比少5007亿元。

  地方化债力度加大

  从结构来看,对公贷款偏弱。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虽然9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基调明确加大力度,但政策落地见效存在一定时滞,企业盈利预期的扭转以及加杠杆的意愿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化债背景之下,一些存量信贷的偿还也会压制读数,后续企业部门信贷数据的改善需继续观察。

  就在近期,中央出台化债“组合拳”,新增6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并从2024年起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北京商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了解到,财政部已将新增地方债务限额下达各地,部分省份已经启动发行工作。目前全国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合计金额已基本达到全年计划发行额度。

  另有市场机构调研,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以免债券和贷款“两头付息”,估计11月全国约完成近2500亿元地方债务置换,12月还将有更大规模的债务置换。

  由此可见,地方化债力度加大,短期地方政府可能加速置换债务,影响信贷存量。不过业内专家也指出,地方化债有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具体表现上,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释后,更有利于“轻装上阵”发展实体经济,对于纾解债务链条、畅通经济循环、防范化解风险等都是好事,具有多重积极效应;另对于银行机构,贷款的减少转为政府债券的增加,对银行资产的影响整体中性。债务置换虽然可能减少银行利息收入,但地方专项债券的风险权重(20%)低于贷款(75%—100%),债务置换后将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资本消耗。

  此外,除了地方化债力度加大外,不良资产处置加快对金融总量数据也存在持续影响,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挂牌转让的不良贷款未偿本息及项目数均较上年同期显著增加。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进而影响未来12个月金融总量数据的同比增速。

  据市场机构测算,11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不过市场专家也提到,从长远看,不良贷款处置有助于金融机构化解存量风险隐患,为后续稳健经营奠定良好基础。

  个人房贷企稳回升

  零售贷款方面,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明明也提到,这背后反映了地产需求端刺激政策对居民加杠杆意愿得到提振。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月来个人贷款有所企稳。从数据表现看,住户贷款增速近期已在上升,主要是个人房贷企稳回升。

  一方面,随着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落地显效,个人房贷提前还款现象明显减少。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个人房贷发放量超过4000亿元,提前还款金额减少,提前还款额占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重明显低于8月政策出台前。

  另外,房地产市场也呈现积极变化,市场交易边际改善,11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速近一年半以来首次转正,12月以来成交依旧相对活跃,与金融数据改善相互印证,体现出房地产市场和居民信心的进一步恢复。

  “居民和企业信贷环比回升,但同比少增,反映国内居民和企业借贷意愿偏弱。但值得关注的是,居民中长期贷款环比、同比多增,反映国内房地产需求端有所回暖迹象。”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说道。

  从趋势看,周茂华预计12月信贷将继续平稳增长。年底属于传统信贷小月,多数银行积极为明年初信贷投放“蓄势”,地方化债可能对贷款继续造成一定扰动。但国内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活跃消费和投资活动,带动实体融资需求回升。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楼市销售回暖迹象,以及小微企业、制造业、新兴领域信贷将保持较快增长,国内信贷有望保持平稳扩张。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义乌商城集团:从未在墨西哥...   中新网义乌12月4日电(董易鑫)12月4日,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义乌商城集团...
万人齐赴“上”赛道 上海民众开... 2025年1月1日,第十一届蒸蒸日上迎新跑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开跑,超12000名跑友汇聚在充满奋进寓意...
广西一乡镇菜市场“打边炉”爆火... 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食客在体验成团镇特色“打边炉”。中新社记...
江西庐山迎2025年第一缕阳光 1月1日,新年第一天,江西庐山迎来2025年的第一缕阳光,风景秀美。(无人机照片)程鹏 摄1月1日,...
南京总统府景区门楼入口调整 12月17日,江苏南京,航拍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正门楼。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12月17...
(新春走基层)2025年春运开... 图为正在候车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正在检票的乘客。熊锦阳 摄图为南昌西站候车大厅。熊锦阳 摄图为动车...
(新春见闻)中国2025年春运...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现场书写的“平安”字候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图为旅客带着书法家书写的“招财进宝...
(新春走基层)探访南昌三江口早... 热闹的早酒集市给摊贩们带来了好生意,她们一边吆喝顾客一边备料。图为集市摊贩正在切牛杂。巫发阳 摄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