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北漂“陇原妹”:用自强和创作追梦人生
创始人
2024-12-18 18:58:20
0

  中新网兰州12月18日电 (刘延新)创作了2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画了近500幅画作,有5篇作品先后发表在《北京文学》等杂志上,她还作为领舞参演了法国导演杰罗姆·贝尔的舞蹈剧《盛会》。

  她的名字叫李文丽,是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冉李村的村民,今年56岁的她,也是一位曾经北漂6年的家政女工。

  18日,李文丽回忆当年的情形说:“当时家里困难,我在妇联的帮助下去北京做家政,初衷就是想多挣钱,哪怕不休息也行。”

  原来,李文丽丈夫早在2005年因为一场车祸落下残疾,为了三个孩子的读书和成长,从此她担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在县城开过蒸馍店,先后去过兰州、内蒙古、银川等地打零工赚钱。

  2016年春天,崇信县妇联在当地举办“陇原妹”家政服务培训讲座,鼓励妇女勇敢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李文丽在取得家政技能后,怀揣梦想登上了去北京的列车。

  “当时车票是390元,这是我从小到大买过最贵的车票,那时我在县城开蒸馍店,从早忙到晚有时还挣不到100元。”李文丽说。

  在北京期间,她偶然加入了一个专门为家政女工提供服务的公益平台——“鸿雁之家”,后来又很幸运参加了位于朝阳区的皮村文学小组。在老师的鼓励下,她利用周末时间和大家一起学习写作,又自己坚持画画,开始用文字和绘画记录北漂生活。

图为李文丽的画作。受访者供图

  “在这里我也学会了反思自己的人生,人活着不仅仅只是为了追求物质生活,还应该有梦想。”李文丽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梦雨”。从小就爱唱歌跳舞和绘画的她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

  李文丽在北京细心照看顾主家的孩子,她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心换心,她把对孩子的爱也写进了自己的诗句:“我城里的孩子/你就是我在这里唯一的牵挂/每当想起你乖巧的面容/我的世界都会阳光灿烂......”

  工作之余,她坚持画画和文学创作,并以创作之名去了广州和澳门等城市。今年5月,她被腾讯新闻邀请去上海参加了女性成长分享会。10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遇见你》栏目来甘肃报道了她的故事。

  今年秋天,年迈的母亲生病,李文丽的孙子也出生了,她毅然选择回到了家乡。“现在的我更看重家人,只要家人平平安安,在哪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图为李文丽的画作。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成功走入大众视野的“陇原妹”,李文丽动情地说:“妇联一直是我坚强的后盾,是关心我给我力量的娘家人,没有妇联的帮助,也不会有我今天的成就。”

  甘肃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张立介绍说,“陇原妹”是全省第一个女性劳务品牌,2013年被全国妇联、人社部评为全国家庭服务业著名品牌。近年来,甘肃省妇联以此为牵引,帮助近20万名妇女获得家政技能,其中5.2万名妇女走进京津沪以及杭州、福州、青岛等大中城市市民家庭,也实现了年人均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务工目标。(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