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手艺碰撞“网络新潮” 桂林面塑走向世界
创始人
2024-12-27 15:35:52
0

  中新社桂林12月27日电 题:古老手艺碰撞“网络新潮” 桂林面塑走向世界

  作者 蒋丰慧 涂丽莎 莫伟雯

  “在我六七岁时,外公总带着我穿过桂林市区的大街小巷摆摊卖面塑。如今借短视频宣传与跨境电商平台,我的面塑作品不仅畅销港台地区,还远销比利时、西班牙、泰国等国。”近日,家住广西桂林市区的桂林面塑第五代传承人周林泽正对面塑作品进行收尾工作,这件通过网络下单定制的《五虎上将》面塑作品,不日将寄往广州。

12月23日,周林泽为桂林面塑作品《五虎上将》做收尾工作。蒋丰慧  摄

  桂林面塑艺术历经百余年发展,在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浸润交融下,既有北方面塑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面塑细腻秀丽的风格,是当地祭祀、喜庆、装饰的信物和标志。

  周林泽将白色面团蘸上颜料,以掌根揉匀色彩,面团几经捏、搓、揉、压,再用从外公手中继承的面塑刀灵巧地点、刻、划、塑。片刻,一只造型可爱的青色小蛇便出现在他的手掌心。周林泽介绍说,这门家传手艺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外公教授面塑手艺时常念叨“七刀定五官,八刀出脸型”的口诀,这样的习惯也伴随了周林泽的创作生涯。

  “以前外公用果蔬汁液为面团染色,出摊时就一手捏竹签拿面团,另一只手指尖舞动,捏出巴掌大小的孙悟空、憨态可掬的十二生肖,再用蒸笼蒸熟,好看又能吃。”在周林泽记忆里,外公捏面塑时,总会有小孩围着摊子转悠,久久不肯离开。

桂林面塑作品《大鹏展翅》。(受访者供图)

  时代更迭,如今的桂林面塑已从小摊美食进阶为工艺摆件。周林泽花了4年时间改良面团,添入甘油、蜂蜜、胶粉、三花酒等原料增加面团可塑性,借丙烯与水粉颜料增色,改良刀具材质便于塑形,以提升面塑的收藏价值。周林泽于2021年完成的作品《麒麟献宝》,长2.5米、高1.7米,是他迄今制作的最大的面塑作品。

  周林泽为桂林面塑造型设计注入新的活力,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高端定制经营路线顺势而生。周林泽透露,他在2023年制作的一尊昴日星官面塑,以1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售出。

桂林面塑作品《敦煌飞天》。(受访者供图)

  在周林泽眼中,互联网时代给他的面塑技艺生涯带来诸多益处,无需远赴敦煌,凭借高清电子文件,也可以让他汲取创作灵感,以飞天壁画为模型来创造新作;不踏入博物馆,网络资料也能助他以面塑还原水月观音菩萨像的美丽。

  短视频兴起后,周林泽夫妇将面塑制作过程及成品展示剪辑发布,并在晚间进行面塑制作的直播。周林泽在Tik Tok账号的粉丝超7万人,世界各地的定制订单纷至沓来。

  为让更多人了解桂林面塑,周林泽收徒教授,创建体验课,学员超2000名。广西师范大学越南籍留学生吴美鸳作为学员之一,还将自己制作面塑作品《象鼻山》的过程分享到了Facebook。吴美鸳说,在越南也有捏泥人的传统技艺,等回到越南,她想探究其与桂林面塑的异同之处。

  周林泽表示,下一步,他计划建造一座小型面塑博物馆,展示中国各地的面塑佳作,并让游客体验面塑制作,借此推广桂林面塑。“每当创作中国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题材的作品时,都会加深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期望更多人通过桂林面塑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周林泽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