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李新伟:“尚玉”“尚龙”的红山文化这样丰富中华文明
创始人
2025-01-10 19:42:52
0

  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10日电 题:“尚玉”“尚龙”的红山文化这样丰富中华文明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伟

  作者 奥蓝 史子龙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发现,一般认为,红山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史前文明阶段。红山文化中的玉文化和龙文化,开创了中华民族“尚玉”“崇龙”文化的先河。

  红山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尚玉”“尚龙”何以在红山文化中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李新伟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与当时出现的其他文化相比,红山文化有何特别之处?

  李新伟:红山文化所处时期,目前仍存争论,大概可以判断为从距今6000年至5100年。在这一时期,中国不同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除了红山文化,山东地区有大汶口文化,黄土高原有仰韶文化,长江中游有大溪—油子岭文化,长江下游有凌家滩文化和崧泽文化。

  就目前考古所发掘的文化遗迹遗物来看,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应是当时社会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代表之一。

  红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道路非常有特点:以信仰为核心凝聚人群,促进社会发展,且有能力组织一定规模的人力、物力去营建较大型的仪式活动空间。

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元宝山积石冢发掘现场。(资料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比如红山文化的代表牛河梁遗址群,红山人会来这里举行仪式活动,根据考古发现,这里出土了大量玉器,有积石冢;有人工营建的较大型仪式空间,却还没有发现居住型的较大型遗址。

2024年发掘的赤峰市敖汉旗元宝山红山文化积石冢。史子龙 摄

  相较于红山文化,其他文化的发展道路显得更为世俗。如在凌家滩文化中,也能看到类似的发展道路,但其举行仪式空间附近就是居住区,仪式活动和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

  黄土高原上的仰韶文化则偏向于集体的发展道路,有占地几百平方米的大房子,有一处房子甚至有回廊,也存在规格较大的墓葬,但没有太多随葬品。

  中新社记者:红山文化对后世影响几何?如何评价红山文化对自然的崇拜?

  李新伟:距今5100年出现的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被称作为中华文明5000年的实证。作为一个类似于国家雏形级别的社会,良渚之所以能控制广大区域,构建起类似于国家雏形形态的社会,信仰的力量不可或缺。即使到了夏商时期,“以信仰去凝聚人群”的传统一直在延续。到周朝时,信仰更具人文化,很多仪式活动逐渐演变成礼制礼仪。

  在整个中华文明构建过程中,红山人创造的信仰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山文化信仰的是一种敬畏生命变化规律的宇宙秩序。红山人认为,天极之神控制宇宙秩序,当太阳等行星的运行正常,天气的运行也正常,那么四季运行规律也会正常。风调雨顺,万物就能在这样的宇宙秩序中繁盛生长。

  为保证秩序正常运转,红山人会想办法沟通天地,期望通过人的力量来掌握运行规律,于是特殊的宗教人物产生了。他们希望能像昆虫一样处于蜕变和羽化的状态,飞升参与秩序维护。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解释了红山人崇拜昆虫的原因。

  信仰因此得以流传,在周朝时发生了从天文到人文的改变。周人提出,天地的基本秩序是维持万物生长,如果有人能够维护万民安康和福祉,那他就是符合天道的,自然会得到天的拥护、得到天命,这个人就是天子。

  如此,这种信仰的日趋人文化,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以民为本的社会治理观念;中国特色后来的一些政治理想,可以说是在红山时期开始萌芽。

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的碧玉龙。(资料图) 刘海 摄

  中新社记者:古人“尚玉”的习俗是否与史前信仰的人文化有关?

  李新伟:自史前起,中国人就赋予玉以人文的思考。我曾对红山文化中玉器的内涵及其反映出的信仰内容做过初步探讨。早期人们选择玉,除美观、珍稀等因素,还有一个特别主要的原因:相信玉凝聚着自然的力量。

  我在2014年开始研究中美洲地区的玛雅文明和奥尔梅克文明,发现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区的文化与中国的玉文化类似,特别爱玉。当地的民族学资料中记载,当地人认为绿色最珍贵,是生命之色,一块石头之所以碧绿温润,一定是凝聚了天地的生命之力,翡翠是最珍贵的材质,如果能把翡翠做成装饰品、将法器佩戴在身上,就可以得到生命之力。

  我认为,红山人也有类似的信仰。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器很多是绿色或偏黄绿的,玉器多昆虫形状,如蝈蝈、蚕等。在红山人看来,如果佩戴这样一块能够凝聚天地能量的玉器,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生命力量,而且玉的珍稀与难得,也成为佩戴者身份与地位的代表。

图为出土于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的玉鸮。刘海 摄

  中新社记者:红山文化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龙的形象,有何意义?

  李新伟:龙有变化的能力,能小能大,既能“见龙在田”,又可以“飞龙在天”。这种变化的力量是充满活力的、蓬勃的、生机勃发的,这种能力,构成了龙核心力量的部分内涵。

  对充满变化的认知、对生命的力量的信仰,在整个西辽河流域有着悠久传统,为后来龙的信仰贡献了特别重要的内涵。

  若从这个内涵上延展,龙的信仰跟昆虫蜕变的信仰应是密切相关的,同是始于对生命变化的体悟。追根溯源,对龙的信仰与古人对钩虫的信仰和刻画是一脉相承的。比如,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广场上以石头摆放的龙造型,兴隆沟遗址的灰坑中以石头摆成钩虫形状、用猪头代表龙头等,都可作为印证。再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变,龙的信仰得到不断丰富,成为王权的象征,直至如今成为中华民族的符号之一。(完)

  受访者简介:

李新伟。受访者供图

  李新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华文明起源等,曾参加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挖掘工作。

相关内容

《这就是黄金——一本关于黄...
  1月9日,在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新华出版社举办了《这就...
2025-01-10 20:19:39
东西问丨李新伟:“尚玉”“...
  中新社呼和浩特1月10日电 题:“尚玉”“尚龙”的红山文化这样...
2025-01-10 19:42:52
“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感恩’...
  奥地利技术专家罗伯特·盖德勒畅谈在华工作生活感受——  “想到...
2025-01-08 17:07:03
杭州推出新春消费“大礼包”...
  中新网杭州1月7日电(蓝伊旎)1月7日,杭州召开大力提振消费专...
2025-01-07 22:16:08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
2025-01-06 10:05:59
千奇百怪的龙,一直在陪伴我...
  2024年12月29日,即将结束的《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
2025-01-06 08:44:09

热门资讯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洋网红走进“中国实木家居之都”... 11月27日,参加2024洋网红“Talk and Show江西”之赣南行活动的10余位“洋网红”来...
“中国制造”2吨级eVTOL电...   中新网上海11月30日电 (记者 殷立勤)11月30日,记者从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内蒙古通辽海日罕林场银装素裹 图为航拍海日罕林场。白敖敏 摄图为摄影师在雪中捕捉美景。青格乐 摄图为牧人在雪原放牛。白敖敏 摄图为...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子足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1:0战胜上海队夺得冠军...
刘海粟美术馆探索研究和展陈创新...   中新网上海12月2日电 (记者 缪璐 王笈)走入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只见一楼矗立着的柱子上,印着中...
耕作学博士:我为海南橡胶树寻找...   中新网海南儋州11月27日电 题:耕作学博士:我为海南橡胶树寻找“种植搭子”  记者 王晓斌  ...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青海“以旧换新”发放补贴超6亿...   中新网西宁12月4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4日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截至3日24时,青海省“以旧换...
中消协提示:留意电子计价秤 避...   中新网11月29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随着市场商品交易的日益频繁,电子计价秤在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