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创始人
2025-02-06 16:30:35
0

  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人们越发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先导地位更加凸显。当前,我国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既包括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主体,也包括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就是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中,围绕科技创新主线任务,搭建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平台与合作机制,不断加强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与配合,推动有组织、建制化、体系化的重大科技创新。

  现代科技创新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其中,由国家力量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是最重要、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了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国家决策的关键作用和高校、社团、企业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新技术的萌发。如,互联网就是从美国官方机构创建的阿帕网(ARPANET)发展而来的,后来经过科技组织的推广,逐渐向全社会开放,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实现了国家力量下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可见,一些现代重大科技创新不是偶然的,很多时候需要国家力量的引导与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具有主体多、风险大、周期长等特点,如果没有国家组织机制作为保障,很难有效协调多方主体、共同攻克科技难题,实现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

  在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都曾是世界科学中心,世界科学中心的多次转移见证了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其背后无不是机制变革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1810年德国创办柏林大学,主张“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把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第二职能,促进了科学研究与工业化的结合。在此条件下,爱因斯坦、普朗克等顶尖科学家的人才引领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催生了大量新的科技理论与应用。此外,西方国家较早建立了诸如知识产权、教育、反垄断、投融资等领域的相关体制机制,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科技体制改革让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得以迸发,对塑造科技实力强劲的大国强国起着关键作用。

  当前,以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入发展,面对动荡的国际形势和西方国家的蓄意“脱钩断链”、打压封锁,重大科技创新无疑是我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动力,是我们攻克“卡脖子”难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核心。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成立了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实现科技领导和管理体制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这正是应国家战略之需、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关键举措,有助于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着眼于现实需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是打破制约科技创新桎梏的现实考量。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创新活动实效来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创新目标不一,有的谋求科技产出的效益,有的为了学术成果的评价,有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各创新主体之间价值目标存在“错位”,联动性不佳,有可能形成“孤岛效应”,不利于创新发展。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动来看,产业与技术的融合欠佳,技术成果转化仍有不畅,从科技创新到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尚需打通。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来看,还存在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有效联动和系统集成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有助于解决创新主体间组织化、协同化程度不高和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的问题,通过统筹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和重大任务之间的关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构建高效顺畅、开放协同、富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就要通过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做好系统谋划,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形成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科技组织和金融机构等多方主体合力,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效能,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有效应用。充分发挥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三者相互支撑作用,加强统筹和系统集成以破解重大科技创新难题,塑造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优势。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营造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发挥领军企业高效集聚资源的能力和对市场的洞察力感知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作者安 静 系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内容

为何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
  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人们越发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
2025-02-06 16:30:35
锚定科技强国目标聚力发力
  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中,科技创新的分项尤为亮眼...
2025-02-03 11:56:32
业内专家共瞻高纯化学品产业...
  中新网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 刘亮)教育部集成电路高纯化学品...
2025-01-25 21:51:25
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正确处理新旧动能的关系,...
2025-01-22 10:40:59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
  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较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
2025-01-22 09:56:34
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
  中新网1月2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
2025-01-21 17:56:26

热门资讯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洋网红走进“中国实木家居之都”... 11月27日,参加2024洋网红“Talk and Show江西”之赣南行活动的10余位“洋网红”来...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内蒙古通辽海日罕林场银装素裹 图为航拍海日罕林场。白敖敏 摄图为摄影师在雪中捕捉美景。青格乐 摄图为牧人在雪原放牛。白敖敏 摄图为...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子足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1:0战胜上海队夺得冠军...
长春:游客“沉浸式”体验《西游... 12月5日,在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游客在观看《西游记》花灯。当天,该园“西游记主题乐园”重新开放,吸引...
北京市属公园元旦迎客23.8万...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记者 徐婧)2025年元旦天气晴好,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颐和园、...
福建龙岩:黄连盂山上的救援故事   中新网龙岩12月27日电 (黄煌伟 宋世龙)日前,一名驴友被困龙岩市上杭县的黄连盂山海拔 173...
山东临沂:“蛇元素”非遗面塑迎... 12月27日,新年临近,山东省临沂市技师学院教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面塑传承人韩红元正在制作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