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非遗旅游热潮兴起 “去大理学扎染”成春节热门玩法
创始人
2025-02-06 19:50:54
0

  正月初二,走进云南大理的一家扎染体验馆,阳光透过木窗洒在扎染布料上,蓝白相间的图案在光影中显得格外生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围坐其中,手忙脚乱地捆扎着布料,交流中满是兴奋与好奇。

  “扎染的关键在于捆扎的技巧,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图案。”在扎染师傅耐心示范、讲解下,游客们亲手制作出扎染作品,也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旅。

扎染体验馆一隅。 尹李梅 摄

  白族扎染技艺,起源于东汉,至今已有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美团旅行数据显示,“去大理学扎染”入选2025年春节“十大非遗热门玩法”,搜索量同比上涨453%。

  来自昆明的游客小王专程为体验扎染来到大理。“以前扎染只能做小方巾,现在有了T恤衫、帆布包等文创产品,颜色也更丰富了。”小王此次尝试了绿色扎染,令人耳目一新。

正在晾晒的扎染作品。 尹李梅 摄

  “非遗”正在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如何提升游客体验,也成为各地文旅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来自马来西亚的游客圆圆与记者分享了她的扎染体验经历:“我制作了一个小背包,成品图案非常精美。”但她也提到,希望商家提供更深入的讲解,介绍背后的文化内涵。“大理的非遗民俗和文化对我最大的吸引力来自于其背后的历史,我希望能借此了解更多这里的文化。”

  对此,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松麟表示,“做好非遗的传承发展与传播需要多方协作。传承人应积极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政府需加大财政支持,共同打造多元化、个性化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在参与中真切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

  据其介绍,弥渡县有8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弥渡花灯戏最有代表性。近年来,弥渡县通过花灯进校园、在节日市集上开设非遗展示点位等方式,让弥渡花灯戏的历史被更多民众所知。“让每一个弥渡人都成为弥渡花灯故事的讲述者,传播效果显著。”张松麟说。(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报道)

相关内容

广东潮州:“撒橄榄”送祝福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广东省潮州市浮洋镇陇头李村,过去一年每户有...
2025-02-06 22:35:48
(新春见闻)四川西昌:大石...
2月6日,四川西昌,游客身着特色服饰在大石板古村拍摄美照。中新社记...
2025-02-06 22:33:55
(新春见闻)南昌八一起义纪...
图为游客在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前参观拍照。中新社记者 刘...
2025-02-06 22:33:34
春节假期广西口岸出入境人员...
  中新网南宁2月6日电(吴潇潇 黄浩铭 梁箫)广西出入境边防...
2025-02-06 22:33:11
昆明郁金香盛放吸引游客
2月6日,云南昆明,翠湖公园盛放的郁金香吸引游客赏花拍照。中新社记...
2025-02-06 22:31:22
(新春走基层)春节假期广州...
  中新网广州2月6日电 (记者 孙秋霞)今年春节8天假期(1月2...
2025-02-06 22:30:05

热门资讯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洋网红走进“中国实木家居之都”... 11月27日,参加2024洋网红“Talk and Show江西”之赣南行活动的10余位“洋网红”来...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内蒙古通辽海日罕林场银装素裹 图为航拍海日罕林场。白敖敏 摄图为摄影师在雪中捕捉美景。青格乐 摄图为牧人在雪原放牛。白敖敏 摄图为...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男子足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1:0战胜上海队夺得冠军...
长春:游客“沉浸式”体验《西游... 12月5日,在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游客在观看《西游记》花灯。当天,该园“西游记主题乐园”重新开放,吸引...
北京市属公园元旦迎客23.8万...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记者 徐婧)2025年元旦天气晴好,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颐和园、...
福建龙岩:黄连盂山上的救援故事   中新网龙岩12月27日电 (黄煌伟 宋世龙)日前,一名驴友被困龙岩市上杭县的黄连盂山海拔 173...
山东临沂:“蛇元素”非遗面塑迎... 12月27日,新年临近,山东省临沂市技师学院教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面塑传承人韩红元正在制作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