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职场,技能人才如何实现直通对接?
创始人
2024-12-04 15:49:01
0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贴近产业需求、聚焦现代产业转型痛点,为技能人才搭建就业渠道——

  【职教实践进行时】从赛场到职场,技能人才如何实现直通对接?

  本报记者 陈丹丹

  阅读提示

  连续举办了16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制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自真场景、解决真问题、展示真技能”,并有效地将技能竞赛与就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技能人才搭建高质量就业渠道,实现了从赛场到职场的直通对接。

  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机械碰撞声,操作台上,选手们的双手快速而精准地移动着,有的熟练操作精密仪器,指尖在键盘上翻飞,有的俯身检测设备,神情专注、动作娴熟。经过安装调试后,机械臂准确识别出指定中药材,迅速进行分拣包装……这是记者近日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现场看到的一幕。

  历时一个半月,74个国家和地区、2701所职业学校和机构、8121支参赛队伍、近3万名选手参赛,5支参赛队伍最终走上冠军总决赛的舞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团队的“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项目夺得冠军。

  本届大赛围绕“选自真场景、解决真问题、展示真技能”的目标定位,在项目设置方面更加贴近产业实际需求、聚焦现代产业转型痛点,并在赛后举办企业签约对接会,有效地将技能竞赛与就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技能人才搭建高质量就业渠道,实现了从赛场到职场的直通对接。

  更加贴近产业实际需求

  听到自己学校和项目的名称被大声念出,几位身着工服的年轻人快步走上领奖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领奖台上,聚光灯下,他们共同举起金灿灿的冠军奖杯,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凭借“生产单元数字化改造”项目,来自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张国旗、李坛、俞凯园、常洋,最终获得冠军。

  该项目的设计灵感与目标,与产业需求息息相关。近日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职业教育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协同企业解决一线生产问题,助力我国产业结构性转型升级。

  “这个项目正是来源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该项目团队成员发现,在一些传统小微企业联轴器装备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工装配效率低、检测误差较大等问题,部分一般规模企业面临产线集成设计周期长、个性化生产难度大等困境。

  为尝试解决这一难题,项目团队聚焦生产单元进行数字化改造,完成生产单元从设计集成到调试应用全过程的智能制造系统构建。在备赛过程中,4名成员顺利攻克“AMR 机器人和智能视觉技术”等多个难题。“那个过程真的很艰难,但是大家都没有放弃,而是一起想办法。”俞凯园回忆道。

  “参赛项目更加贴近产业实际需求”的变化,得益于大赛的赛制升级。据悉,本届大赛由原先在我国连续举办了16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发展而来,今年围绕整合设置赛道、优化比赛内容、完善赛制安排等6方面完成升级。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大赛结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行业、民生福祉密切相关产业和生产实践需要,将原来的围绕19个专业大类设置169个赛项,优化归并为42个赛道,参赛队伍可根据赛道设置,结合专业特点,围绕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和实践要求,自主确定参赛项目名称、设计参赛内容并选择参赛设备。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团队实现了联轴器产线的优化设计,降低了传统产线设计过程中的试错成本,展现出新一代技能人才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力。”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在观看该项目比赛后表示。

  解决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痛点

  如何解决现代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是参赛团队聚焦的另一核心问题。

  在大赛中,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智融合——面向智慧医疗的药品柔性自动化生产”项目获得亚军。“团队创新性地引入AI大模型技术,通过海量数据的深度学习与训练,成功构建中药材标准化识别模型。”该团队成员介绍,项目实现生产线虚实联动,提升中药材从识别到分拣的效率与质量,解决了中药材传统分拣包装行业中识别难度大、分拣效率低等核心痛点。

  此外,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参赛团队聚焦船舶主机轴系的维修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缅甸瑞波政府技术学院带来的“电芯云控——高效新能源汽车电池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业痛点,研发了融合多模特检测方案的电池PACK产线,实现产品从原料到入库的全流程检测,更有效地保证电池装配质量安全。

  “以问题为导向,这样的赛事既是竞技平台,也是集中展示学生技能的舞台,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职校学生们以赛带练、切磋交流。”正如观赛嘉宾所言,“一些参赛项目或许在几年后就会真正进入生产车间,成为破解产线难题的‘金点子’。”

  畅通赛场和职场间的双向路径

  为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人才输送、搭建就业平台,大赛总决赛期间特别举办了企业签约对接会,进一步畅通了赛场和职场间的双向路径。

  打通赛场与职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报告》显示,近年来,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在签约仪式上,多位优秀参赛选手与行业领军企业签署就业协议,签约企业包括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西门子工厂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铝业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这一举措有效地将技能竞赛与就业发展紧密结合,为技能人才搭建了高质量就业渠道。

  “为解决汽车制造一线关键岗位人才稀缺的困难,吉利早期设置了一条办学路径,形成‘左厂右校’的校企互通模式。”出席大会的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发言中提到,该模式至今还发挥着特别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

  “我也是技能竞赛的受益者,这次参赛参展的很多工匠也都是从大赛当中脱颖而出的。”全国技术能手、一汽研发总院试制部加工中心高级技师杨永修表示,技能竞赛在培养工匠级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竞赛,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价值,与其他国家的工匠进行技艺切磋,互相提升。这也是展现中国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风采的舞台。”(工人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