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井凡人遇见经典剧目 小剧场话剧《茶馆》以“鲜活”动人
创始人
2024-12-05 18:32:53
0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组织排演的三幕小剧场话剧《茶馆》,日前在南阳共享剧场首演。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场由四十位志同道合的戏剧爱好者义务参与的演出。

  一群老北京人,再现了百年前北平城动荡年代里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关系。没有专业的演技,没有华丽的舞美和精致的服装,他们以最朴实的方式,呈现出真实而动人的舞台效果。实际上,这台《茶馆》的演员们努力模仿北京人艺的表演风格,但由于演技限制,反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鲜活感。这种因生涩而产生的真实,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真挚的情感投入,使得这场演出具有独特的魅力。

小剧场话剧《茶馆》剧照。 赵红帆供图

  舞台上,这些业余演员不只是在背台词、走位,更像是在重温自己熟悉的生活片段。67岁的张立昌饰演王利发,他对老字号企业的经营之道有着切身体会;61岁的孟宇明扮演常四爷,这位既是企业高管又是画家的演员,将文人的气质自然融入角色;65岁的任永安和64岁的李克威,他们饰演的刘麻子和唐铁嘴,仿佛就是从老北京的街巷中走出来的市井人物。

  舞台美术的处理也耐人寻味。在昏黄的灯光下,简单的剪纸背景与木质家具相得益彰,营造出浓郁的老北京氛围。导演方义用他多年的灯光设计经验,巧妙地运用最简单的元素:背景仅用喷墨打印的剪纸样式营造老北京茶馆的意境,泛着油布般的黄色质感,配上朴素的木桌木凳,反而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年代感。

  演出的独特之处,源于导演的艺术背景。毕业于北京人艺1984届舞美学员班,方义在人艺舞台上辛勤耕耘了近四十年,从一名普通的灯光师成长为国家一级灯光设计师,亲历了林兆华、李六乙等艺术家执导的一部部经典剧目,见证了北京人艺“演什么像什么”“戏比天大”的艺术传统如何代代相传。方义对舞台艺术的深刻理解,也为这部《茶馆》注入了纯正的人艺味儿。

导演方义正在说戏。 赵红帆供图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赵红帆看来,这台戏最珍贵的,是演员们用最本真的状态还原了一个时代。当一个茶客随意擦了擦嘴,当一个跑堂儿自然地弯腰添茶,当几个食客不经意间的闲聊,这种未经雕琢的表演最能打动人心。他们不是在“演”角色,而是在“生活”角色——到了一定年纪,经历过生活的沉淀,站在舞台上自然会散发出独特的光彩。“生活的沉淀比技巧更重要,真情的投入胜过刻意的表演,这正是这台《茶馆》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