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根儿78岁“挂历金大爷”想找“继承人”
卖挂历已有40多年,将收集的挂历展览,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
深秋北京,西四的灰墙胡同中,一红色招牌极为显眼。不到一米五宽的门口,左右两边分别摆着红底白字的“中国挂历文化传承”“网红金大爷挂历展”,像是对联。门头挂了12本红色小挂历,做“横批”。
这里,被市民称为“北京最后一家挂历店”。店主金大爷说,很有可能明年这家店就没有了。
承载了40多年回忆的小店
金大爷,本名金安光,78岁,地道北京人,卖挂历已有40多年。
40多年前,金大爷在平安里卖杂志和挂历,后来平安里改建,才搬来这里。金大爷的店以前叫“挂历地图动漫京华书店”,后来他专心收集挂历,店名也变成了“挂历金大爷”。
一进门,一本1988年的“大美人挂历”映入眼帘,挂历旁挂了张写着“您好”“hello”的双语硬纸板,纸板已经泛黄,边缘也已褶皱翘起。
20多平方米的小店分成里外两间,屋子里的每一面墙壁都挂着三四层挂历。让本就不大的屋子更显拥挤,过道也只能容下一人通行。
一晃40多年过去,泛黄的墙壁被层层叠叠的挂历遮盖,随手一翻,就能看到四五十年前的挂历。山水戏曲、古今名作、红楼梦、明星肖像;四开的、对开的、全开的……各种主题尺寸挂历应有尽有。金大爷指着墙上几十年前的挂历说:“这些都是艺术品,很多人买来收藏的”。
金大爷回忆,挂历当红时,更多的是单位集体来买,“都是以车为数量单位购买,那一车好几百本呢,都是送人用的。”后来,电子产品普及,挂历不再是刚需。
挂历店、生产的厂家都越来越少。现在,金大爷的挂历只能由南方的厂家快递发货来。因为卖的时间长了,金大爷和厂家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都知道我要哪种,到时候给我送来就行了。”
11月26日一下午,店里只来了两个顾客。与往日的顾客不同,李大爷买了11本挂历来送人,“我来这里要骑10里地,每年都来,已经来了20年了。”李大爷说,挂历当红的时候,过年送别人挂历是一件很有格调的事情。
“来这儿的都是老年人,也都是老顾客,他们每年都来。”金大爷说,“有些搬走了,就让儿子女儿开车从昌平、顺义带着过来买挂历。”不少顾客对金大爷的店“门儿清”,挑中款式后,自己就从角落的库存里找,付款,离开,一气呵成。
在这里,时间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每次送走一位顾客,金大爷就附上一句“明年见”。
挂历中有情怀,也有记忆
金大爷将收集来的不同年份和主题的挂历做了展览。“这些挂历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每一年都是不同的主题”,金大爷指着1966年的挂历封面说,“这是当年上山下乡的”。
墙上的挂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多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七八十年代,大多是富有革命精神的标语;再往后,挂历款式丰富起来,山水画作、明星照片、美女豪车、卡通动画……
挂历虽然一层叠着一层,但哪个年代的挂历在哪个位置,金大爷非常清楚。用挑杆挑开最外层的挂历,1955年的挂历露了出来,这是店里最古老的挂历之一,用塑料袋包着。
这里满是时间的刻度。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新中国成立周年大庆,“以年为单位”的盘点,述说着中国和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在网络平台上,“金大爷挂历店”的评价区成了北京孩子回忆童年的地方。小时候姥姥家挂历的模样;每年春节送长辈、送老师挂历;记忆里伴随着成长,挂历的变化等等掀起了一番“回忆潮”。
不少人慕名来参观。“他们一进我这屋里就想起小时候了。说童年用家里撕下来的挂历包过书皮、做过钱包。”金大爷笑着说,“不用问,我就知道他们肯定是80年代的人。”
在店里,金大爷有个留言册,专供游客进来参观后留言。有国外游客用法语、英语留言;也有留学生下了飞机就到店里参观;还有客人将挂历带到加拿大和法国,送给当地的华人和外国朋友,借此消乡愁,传播中华文化。
“生活不必波澜壮阔,不必多姿多彩,但必须有滋有味,这滋味有时就是这挂历中的记忆。”一位顾客在2023年11月2日这样留言。
从2017年的第一条留言到现在,厚厚的留言册已用完了半本。
今年,金大爷因病腿脚不便时常坐在里屋盯着监控的屏幕。“我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想找人接班。顾客说希望百年之后这个店还在,我也希望。”金大爷说。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实习生 张湘涓
上一篇:茶卡盐湖:高原上的梦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