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4”在京召开
创始人
2024-12-09 21:17:07
0

  中新网北京12月9日电 (记者 张晓曦)“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4”9日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文化强国建设凝心聚力”,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主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正部长级)、第一副院长黄守宏,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洪大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卢映川,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高雨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姚植传主持开幕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李毅,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冯俊,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依次作主旨发言。

12月9日,“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2024”在北京召开。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供图

  黄守宏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学院暨中华文化学院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要深刻认识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原创性、政治引领性、实践指导性,履行好以学术讲政治的责任。要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学院的文化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赓续中华文脉,坚持交流互鉴,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要加强工作统筹谋划,打造具有统战特色的文化学术阵地,建强科研师资队伍,凝聚代表人士力量,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更好擦亮中华文化学院金字招牌。

  洪大用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高度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推动理论创新和文化繁荣的必由之路,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科理论界、文化界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在研究阐释上坚持体系化学理化方向,聚焦文化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以高质量的理论和文化成果为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卢映川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篇章,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注入强大动力。文化和旅游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安排,着力发挥文化赋能作用,着力提升旅游带动作用,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创新,以改革创新增活力、添动力、促发展,更好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高雨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部署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举旗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发展的最新成果。今后,国务院参事室将与包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在内的合作单位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拓宽合作路径,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共同贡献力量。

  李毅表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实现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必须高举旗帜,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要深入认识“第二个结合”的原创性贡献,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路径和精神指引;深入认识“第二个结合”从“彼此契合”到“互相成就”的内在逻辑,立足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深入认识“第二个结合”对强根铸魂的重要意义,以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建设文化强国。

  冯俊表示,“古今中西之争”发生在中西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本质上是和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探索中正确地处理了古今中西的关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正确处理古代与当代、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使我们能够超越和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

  吴为山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鲜明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深厚文化情怀,是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新时代文化工作者要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本立场,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发展全民美育,提高人口素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立足文化自信自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切实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效能。

  周庆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文艺呈现一派新气象、新精神、新美学。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以多彩的艺术形式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讲述丰富、博大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成绩斐然。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文艺界要进一步迸发新活力、展现新担当,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文艺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国家版本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孔子研究院等国内知名文博和科研机构有关负责同志,中华文化学院和地方中华文化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等,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中共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社院党组成员以及地方中华文化学院负责同志等参加论坛。(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