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南水北调10周年背后 他们的生活因“南水”而变
创始人
2024-12-13 21:03:28
0

  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周年来,截至今天,工程已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水资源匮乏、时空分配不均而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陆续正式通水,广大受水区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系统和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

  伴着震耳的轰鸣,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的陶岔渠首枢纽工程闸口开启,一条玉带随之向北延伸,就此,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早于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东线一期工程全长1467公里,起点是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通过13个梯级泵站,一路到胶东半岛,一路到河北、天津。

  对这项跨越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调水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截至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767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易森:我们国家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地区占有的水资源总量是全国总量的7%左右,但是它要承载的是全国人口的32%,耕地的39%,GDP的35%,所以就出现了水资源的占有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对应的局面。这种情况怎么解决呢?就必须要有跨流域调水工程。

  河南许昌曾是全国4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许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河南省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十分之一。

  河水不够便只能依靠地下水,而长期超采地下水又带来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问题。

  而在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之后,许昌年分配水量达两亿两千六百万立方米,饱受缺水困扰的许昌人从此告别吃水难。

  如今的许昌已由一座干渴之城变身碧波荡漾的水润之城。

  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南向北,已将洁净的水源辐射至京津冀豫苏鲁皖7省市。

  河北省阜城县建桥乡铁匠村的张力行今年59岁,由于从小就喝含氟超标的地下水,牙齿早早地就变成了氟斑牙。

  患上氟斑牙,不但牙齿受损,有的村民外出,也难免会被人取笑。

  随着阜城县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的运行,铁匠村的村民告别了高氟水。张力行在村上的小学上班,每当看到孩子们洁白的牙齿,他既兴奋,又欣慰。

  如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正在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超一亿八千五百万人口提供稳定优质的水源。南水北调供水占北京城区供水近80%,天津主城区供水基本为南水北调水,然而这些稳定优质的水源是靠大量人力与财力的投入得来的。

  河南南水北调渠首生态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工程师严聃桢,负责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监测工作,他的同事来自各地,而他是一名本地人,一名丹江口水库的库区移民。

  丹江口水库的移民人数达34.5万人,这里曾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13年前,淅川县一位名叫王品兰的老师给学生上了离别前的最后一课,满怀不舍,作别故土。而今天,在数百公里之外新的讲台,每当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她无悔当初的离别。

  胡晓萌离开家乡时只有九岁,现在已是一名大学生。让她感到兴奋的是,南水北调水已通到她上学的南阳市,她又喝到了家乡水。

  胡晓萌的新家位于河南新乡辉县,这里的人们不但喝上了南水北调的水,而且还目睹了干枯多年之后,百泉复涌的奇特景观。

  与辉县相邻的河南卫辉,以往收割完小麦,农户们都会种植用水量较少的玉米,而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部分旱地变成水田,一些农户从此种起了水稻。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作为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其促进水源区与受水区对口协作、推动南北地区共同富裕的作用也得到充分发挥。

  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 袁其田:南水北调工程历经五十年的规划论证,十多年的工程建设,初步构筑起我国南北调配、东西互助的水网格局。成为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目前,中线引江补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三峡水库将和丹江口水库连通,南水北调中心水源更有保障,同时,东线后续工程和西线一期工程的前期工作也在推进之中。最终,南水北调工程将形成分别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调水的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初步构筑起我国“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