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藏“天地” 无声却“有情”
创始人
2024-12-14 11:05:40
0

  中新网西安12月14日电 题:葫芦藏“天地” 无声却“有情”

  作者 李一璠

  诗人陆游曾作诗句“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走进位于西安的慧明葫芦烙画坊,从一米八高的巨型葫芦到指头大小的迷你葫芦,万余只“各有姿色”的葫芦塞满了室内各处。

  别有洞天的“葫芦王国”里,听障青年苗苗(化名)神情专注,丝毫未察觉记者的到访,只见她俯首紧握着电烙笔,在葫芦上或轻或浅地描绘着,花鸟图案片刻间有了轮廓。

2024年12月,苗苗展示她的近期作品。 李一璠 摄

  葫芦因谐音“福禄”,自古受中国人喜爱。起源于汉代的葫芦烙画,以烙铁代笔,运用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创作。

  “选定题材、挑选葫芦、烙笔刻画、着色晕染……葫芦烙画不仅需要绘画技术,还需要投入毅力与耐心。”创办此坊的“90后”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裴正明介绍,从“福禄寿喜”“兵马俑”到“秦岭四宝”“黑神话悟空”,葫芦烙画的创作题材丰富。

图为葫芦烙画。 李一璠 摄

  “我的学员中有不少是听障学生,大多具备很强的专注力,他们的世界安静平和,不被外界声音所干扰,这对‘精巧活’烙画来说,非常难得。”裴正明谈道,颇有天赋的苗苗学习葫芦烙画仅五个月,却是他的“得意门生”。

  “葫芦‘肚’大,隐含着包容万物的意蕴,藏着中国人独有的善意与祝福。”裴正明说道,2016年以来,他与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合作,为数百名听障学生提供公益培训。

  “起初,因葫芦表面的密度各有差异,我总把握不好力度、火候,导致烙出来的线条深浅不一。裴老师多次手把手教我如何控笔,通过无数次的练习,我用心揣摩着其中规律。”苗苗用文字告诉记者,每当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心中的成就感令她愉悦。

  苗苗在葫芦上绘着自己的“天地”,有山水、有花开,亦有古往今来的经典故事,“烙画不仅可以表达自我,也是我向世界传递美好的方式”。

2024年12月,裴正明(左)为听障学生展示烙画技巧。 李一璠 摄

  采访当日,是听障青年小秦(化名)来到烙画坊实习的第一天,他表示:“首次了解到葫芦还可以这样创作,不仅有摆件,还有许多实用物如茶罐、香炉等。与纸张不同,立体的葫芦令烙画拥有别样的艺术张力。”

  谈及多年坚持为听障学生培训的原因,裴正明坦言:“希望他们能多掌握一项技能,借助手艺减轻生活压力。每当知道有徒弟因葫芦烙画增收时,心中总会升腾出无法言说的暖意和力量,这是他们给我的‘礼物’。”

  为听障学生讲授烙画技巧并非易事,裴正明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和学生进行文字沟通。如今他已掌握简单的手语,并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资助。

  “是师徒,更是家人,葫芦是我们共同的‘福禄’,希望他们未来的人生像烙画一样多姿。”裴正明笑着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