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时评】小乡村何以惊艳世界
创始人
2024-12-17 16:08:46
0

  【光明时评】

  作者:尚方超(河南省委党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讲师)

  近日,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4年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云南阿者科村、福建官洋村、湖南十八洞村、四川桃坪村、安徽小岗村、浙江溪头村、山东烟墩角村7个乡村入选。至此,我国“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代表,进入全球视野的“最佳旅游乡村”为世界了解中国乡村、读懂中国故事提供了窗口。走进云南阿者科村,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方式讲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在福建官洋村,土楼山歌、传统工艺代代相传,融汇土楼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的文化“大观园”令人流连忘返;在湖南十八洞村,“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幸福故事,反映中国乡村振兴新图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交织,15个“最佳旅游乡村”充分展示了中国乡村地理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更见证了当代中国守护绿水青山、赓续文化根脉的不懈努力。

  以村落为依托、文化为内核,以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为表现形式,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着美丽中国的时代叙事。据了解,申报“最佳旅游乡村”要接受9个方面评估,其中不单单包括文化和自然资源,还包括文化资源的推介和养护,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等。由此可以看出,“最佳旅游乡村”既要有文化、有资源,又要善于讲故事、做管理,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呈现。以此次入选的浙江溪头村为例,当地立足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地的历史遗产,依托深厚的青瓷文化、竹韵文化,打造了瓷源文化传承空间、现代艺术创作基地、瓷艺特色文化节庆等旅游品牌,多方位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人文意境,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中华文化之美。每个乡村都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然禀赋,提炼具有地方辨识度的文化符号,营造原汁原味的文旅融合发展氛围,就能打造出富有吸引力的乡村文旅品牌。

  “最佳旅游乡村”的生动实践让我们看到了旅游的撬动作用,看到了农文旅融合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价值。乡村旅游不只是旅游业的一部分,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见山见水见文化,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也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涵养良好乡风、增强乡村吸引力,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越来越多的中国乡村走进全球视野,是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缩影,也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保护文化内涵与形式的丰富性,拓展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多样性,在留住乡愁的同时将地方特色文化发扬光大,讲好美丽中国的乡村故事,因此而获益的将不仅仅是乡村旅游。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17日 11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津冀少年儿童2025新年音乐...   中新网天津12月30日电 (记者 王君妍)为加强京津冀区域校外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美育活动的交流...
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开园迎客 11月29日,广东广州,云萝植物园正式开园,游客在园区远眺广州塔等城市景观。中新社记者 陈楚红 摄 ...
青海:民众观日出迎接乙巳蛇年 1月29日,大年初一,民众前往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拉脊山顶,迎接乙巳蛇年第一个日出。拉脊...
(新春见闻)新疆少年乐队以国风...   中新社新疆奇台1月31日电(胡嘉琛)“月影羌笛怨秋风,耿恭疏勒入梦中……”14岁的包梓默手指在琴...
2024年三亚国际游艇展开幕 图为一款名为“鲛子”号载人潜水器亮相展览现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图为展出的游艇停靠在三亚国际...
沈阳“文旅之王”大篷车开启冬季...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绍在大篷车里众多的特色文创产品。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给市民介...
重庆民众解放碑听跨年钟声迎新年 2025年1月1日,重庆解放碑步行街,上万民众齐聚于此,聆听新年钟声,记录跨年瞬间,共同迎接2025...
2024年11月末广义货币(M...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微信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
四川邛崃:大同古镇摆起“长街宴... 图为传菜师傅端着丰富的菜品吸引游客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 摄图为游客在长街宴上拍照。中新社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