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扎根浙江义乌:一米档口“招引”亿元订单
创始人
2024-12-18 21:39:08
0

  中新社义乌12月18日电 题:“台商二代”扎根浙江义乌:一米档口“招引”亿元订单

  作者 董易鑫

  “20多年来,这个一米宽的档口累计‘招引’了上亿元(人民币)的订单。可以说,我和父亲都赶上了大陆的发展机遇。”临近年底,“台商二代”郭谕在位于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档口前粗略算了笔账,感慨道。

  20世纪90年代,听说“义乌有个大市场”,郭谕的父亲郭令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义乌,为自家文具店寻找货源。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当时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后升级为义乌国际商贸城)发展已然成势,汇聚着最新、最热的小商品购销信息。

  “我父亲赶上了眼前的商机。他们那辈人当时常说‘回大陆,堪比淘金’。”谈及父辈的创业之路,郭谕滔滔不绝。

  后来,郭谕的父亲会定期来义乌采购货物发回台湾,不仅供自家店铺售卖,还销给岛内多家礼品店、百货铺。买卖越做越大,郭谕随其父“登陆”,在义乌扎根——跟合伙人开店、租仓库,在义乌周边投资、招工、设厂,生意链接全球。

近日,台商郭谕在自家档口展示热销产品。董易鑫 摄

  2006年3月30日,义乌在中国县级市中率先出台《台湾居民在义乌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试行办法》。4天后,浙江省第一本台湾居民个体户营业执照诞生于此。

  “虽然我们的营业执照不是第一本,但是也是头几批申请的。这个一米宽的档口,是我父亲那几年买下的。”郭谕充满自豪地说。

  他的店铺主要销售自家工厂生产的玻璃瓶,很多客户买瓶子回去分装茶叶、护肤品,还有人买来装小粒的金子,积少成多,培养理财习惯。

  每逢旺季,郭谕常在公司忙到后半夜。近10年来,网络的发展让他的店铺实现24小时不打烊,产品可供批发,也能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担任义乌台商协会副秘书长后,郭谕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这些年,不少台湾青年看好大陆的发展机会,向郭谕咨询创业事宜。

  “一代人终将老去,总有后辈正年轻。新的机遇就在眼前,作为前辈我当然要帮忙链接资源、推介项目,尽我所能、鼎力相助。”他说。(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 12月31日,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6、7号泊位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
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陕西西安,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从空中俯瞰,似...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3: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
“千年药乡”甘肃陇西:中药材交...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
江西靖安: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进入寒冬腊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热:走进河...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
重庆永川:千灯璀璨夺目 “点亮...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
(新春见闻)甘肃社火“醉关公”... 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醉关公”小林子(右二)社火表演中。中新社记...
贵州毕节:2000米“冻”出别...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