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纪念馆再现杨之光近70载从艺历程
创始人
2024-12-19 09:47:31
0

  中新网广州12月19日电 (记者 许青青)“借道寻法——‘杨之光艺术研究’从出版回归展览的实验场域”展18日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该展在《杨之光艺术研究》付梓出版之际,将书籍上的“线性呈现”转化为展览的“立体化呈现”。

图为展览展出的《一辈子第一回》(草图)吸引参观者。 陈楚红 摄

  该展在《前言》中认为,杨之光既是20世纪上半期岭南画派新国画理念和教育的受惠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新风貌的形成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近70载的从艺历程,交汇了岭南画派、“徐悲鸿-蒋兆和”体系及新中国新国画的演进线索,融汇了百年来的“新国画”艺术精神,是建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审美范式的大家。

  据介绍,岭南画派纪念馆经过数年的资料挖掘和细化分类工作,精选梳理出包括杨之光的作品、创作草图、日记、学习及教学笔记、各个时期照片等近4000项图片资料,并整理出30多万字的文案,数易其稿,编成厚重的《杨之光艺术研究》专集。

  本次展览便是由此专集转化而成,分为《变革水墨:从“彩墨”到“没骨”》《海纳百川:从“造像”到“叙事”》《转益多师:从“画派”到“学院”》《借道寻法:从“文献”到“作品”》四大章节。

展览现场。陈楚红 摄

  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李劲堃表示,对杨之光的研究,不仅是对20世纪现代水墨人物画风格演变和学院式中国画教学体系构建过程的考察,同时也是对近百年来广东艺术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的历史贡献的重要界定。

  据悉,岭南画派纪念馆建成于1991年。30余年来,岭南画派纪念馆珍藏、保存和建立了诸多海内外岭南名家的作品、手稿、图象、文献等“艺术档案”,承载着纪念二十世纪高擎“国画改革”大旗、发出“艺术革命”先声的岭南画派这段重要的历史记忆。2023年2月该馆被列入“第七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 12月31日,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6、7号泊位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
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陕西西安,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从空中俯瞰,似...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3: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
“千年药乡”甘肃陇西:中药材交...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
江西靖安: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进入寒冬腊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热:走进河...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
重庆永川:千灯璀璨夺目 “点亮...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
(新春见闻)甘肃社火“醉关公”... 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醉关公”小林子(右二)社火表演中。中新社记...
贵州毕节:2000米“冻”出别...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雪后的雾岭红高山茶园,银装素裹。罗大富 摄 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