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区邮递员坚守岗位28年:“顺手一为”显温情
创始人
2024-12-26 22:59:18
0

  中新网金华12月26日电(董易鑫 羊苏婷)28年,1个人,2条邮线,月均800公里,这些关键词组成了山区邮递员邵福寿的职业生涯。他的邮包总是鼓鼓囊囊,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乡村邮路被他跑成便民路。

  邵福寿担负着该县全长180公里的邮路和当地仁川镇、双峰乡两地共21个自然村投递点的投递任务,当地多为山路,投递工作并非易事。

  “这么偏远的山村,我们本地人都不愿意干,谁又愿意来呢?”邵福寿说。

邮递员邵福寿。双峰乡 供图

  最开始,邵福寿每天要走30多公里的山石路,才能挨家挨户地把一份份报刊、信件、汇款单、包裹单投送完毕。这样走了近十年后,邵福寿买了第一辆摩托车用于送件。

  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雪,他照旧背起邮包、装起邮袋,骑上摩托车送信。信件最重时,有七八十斤。为了不耽误送件,邵福寿多年来一直把修车工具绑在车上。

  盘旋的山路不仅留下了邵福寿辛劳工作的汗水,也记录了他一路做过的好事——当地21个自然村中,有些格外偏僻。在过去,邵福寿每次进山送件都会提前和村民们沟通,询问他们需要哪些生活用品,在进山的路上顺便帮他们购买、送去。

邮递员邵福寿(右)把报纸送到村民手中。双峰乡 供图

  仁川镇天龙村84岁的村民李榴花独自生活,5个儿子在外工作。“20多年前,大家还是写信通讯。那时,我丈夫还在世,每次写好信就会在门口挂一面旗,邵福寿看到就会到我家取信代寄。”她说,现在写信不流行了,邵福寿又成了“取款机”,5个儿子的汇款单都是邵福寿帮送的。

  村民张苏妹在磐安黄檀林场当厨师,83岁的母亲曹兰香在老家。张苏妹工作忙时,邵福寿常会帮张苏妹给家里带水果、带米、菜,关心曹兰香的生活。

  “带物也好、带话也罢,都是顺便,不值一提。”邵福寿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能在工作之余帮大家做点事,他也觉得心里美。(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三个新泊位投... 12月31日,广西北海国际客运港5、6、7号泊位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北海至涠洲岛航线高速客船泊位不足...
航拍西安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 12月17日,陕西西安,长安书院正在建设中。作为西安文化新地标的长安书院位于灞河西岸,从空中俯瞰,似...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 11月27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在湖南长沙举行,山东队3:0战胜江苏队夺得冠军...
“千年药乡”甘肃陇西:中药材交... 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正在选购中药材。中新社记者 九美旦增 摄图为中药材交易市场内顾客与药农沟通议...
江西靖安:民众畅享冰雪运动 1月11日,江西靖安国际滑雪场,游客在进行单板滑雪。进入寒冬腊月,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国际滑雪场吸引众...
低空经济催生“飞手”热:走进河... 图为学员正在进行地面战训练。陈康 摄图为学员正在进行飞行练习。陈康 摄图为培训教练指导学员正确使用无...
重庆永川:千灯璀璨夺目 “点亮... 图为永川区松溉古镇街道的鱼形灯饰。张潆丹 摄图为游客在永川区松溉古镇游玩。张潆丹 摄 图为游客在永川...
(新春见闻)甘肃社火“醉关公”... 图为社火表演者与民众现场互动。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图为“醉关公”小林子(右二)社火表演中。中新社记...